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源远流长。近代中国遭遇西学东渐后,封建社会固有的意识形态发生转变。特别是西方列强侵入后,中国被迫开始了救亡图存的自救改革。清政府及其当权者推行的洋务运动开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目的是在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上,实现“自强”和“求富”。为此,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兴办民族军事技术重工业、民用工业和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特别是近代洋务学堂的创立和留学生的培养为近代科技提供了强大的知识和人才保障。在被迫开办“洋务”的过程中,中国开始接触了西方近代科学并促进近代化兴起。洋务运动对于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奠基时期,它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洋务运动,中国从清末的闭关锁国逐渐发展到能够接纳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 文章从西学东渐入手,分析明清时代近代科学大规模传入中国而没有获得发展的原因分析。详细介绍了洋务运动的发起过程和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指导,引进西方先进科学在各领域的体现。重点论述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将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维新运动的比较,总结出“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不同影响。在最后一部分的结语中,客观评价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洋务运动尽管失败了,但它是近代史上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322.9;K256.1
【目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曙东;如何从近代化角度评价洋务运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蔡建;洋务运动的历史进步性[J];吴中学刊;1994年02期
3 陈希;;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1年04期
4 田正平,杨云兰;李鸿章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1期
5 丁钢;早期教育现代化的选择与失落:一个比较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3期
6 韩小林;洋务派与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期
7 洪英俊;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体制原因[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8 蔡新职;;清末新政教育变革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高庆节;黄丽华;;论洋务派科技观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朱泽忠;;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衰落原因之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文涛;近代中日技术引进与发展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宜凯;洋务派科技引进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王辉;洋务运动时期海外游记与西学东渐[D];吉林大学;2007年
4 宋红霞;洋务运动时期西方自然科学的输入及其影响[D];郑州大学;2007年
5 董明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6 方宗玮;试论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差异[D];延边大学;2010年
7 张哲慧;传教士与洋务运动时期科学建制萌芽[D];山西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志国;;周馥与清末“新军”的编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方英,黄长贵;试论李鸿章身边的洋顾问[J];安徽史学;2000年04期
3 杨华山;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的二难困境——晚清专利与官利制度述评[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4 白文刚,冀满红;皖北乡土因素与淮系集团的发展[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5 严亚明;;试析报效制——晚清时期一种特殊的企业分配制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6 陈玉玺;邓小平对科学技术本质观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冯晓英,王玉明;英文写作中汉式英语的文化与思维渊源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李昌舒;新理学负的方法的美学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欧阳跃峰;唐廷枢:中国第一位近代企业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秦丹丹;孙胜忠;;影像·信念·理性——从柏拉图的“洞喻”看《死者》中的众生相[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本文编号:202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0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