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众运动”到“运动民众”——以商民运动为透视点
本文选题:民众运动 + 运动民众 ; 参考:《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摘要】:20世纪20年代中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商民运动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迅速开展。随着军政时代的结束,训政时期开始,商民运动丧失存在意义,国民党中央乃下令取消。商民运动为民众运动的一部分。按国民党的理论,民众运动兴起于军政时期,到了训政时期,国民党将对民众运动进行全方位的整顿。国民党对民众运动的方针政策影响了商民运动的前途和发展方向。其民众运动是要纳入党的掌控之中,民众运动必须要与党紧密结合,由党来运动民众。
[Abstract]:In the mid-1920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volutionary situation, the business-people movement developed rapidly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Kuomintang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With the end of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era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training period, the Shang and people's Movement lost its significance, and the Kuomintang Central Committee ordered its abolition. The Shang people's Movement is part of the popular m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KMT, the mass movement arose in the period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affairs, and in the period of training and administration, the Kuomintang will carry on the omni-directional rectification to the mass movement. The Kuomintang's policy toward the mass movement affected the future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Shang-people Movement. The mass movement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control of the Party, and the mass movement must be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Party.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民众运动’到‘运动民众’(1919—1937)”(项目编号:12BZS05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6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齐春风;;党政商在民众运动中的博弈——以1928—1929年的北平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10年04期
2 乔兆红;;论1929年的沪总商会风潮[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爱军;;试论“党内合作”的历史局限性——党内合作限制了中共对领导权的争取[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2 鲁卫东;;制度设计与实践的背离——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初探[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3 郝红暖;;明末至民国前期天津慈善组织的演变与特点[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4 郭京湖;张亮;;晚清民间组织强势介入城市事务原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5 赵大兴;;论台湾政党制度的特点[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6 戴爱平;杨飞;;“红色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变迁史[J];沧桑;2008年03期
7 贺良林;;在抗日与反共间游移——抗战时期蒋介石心态剖析[J];沧桑;2008年04期
8 迟青峰;;“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与蒋张关系[J];沧桑;2012年01期
9 赵大兴;;袁世凯北洋集团在辛亥革命进程中的作用及评价[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张一玮;;无政府主义者的旅行:对巴金《旅途随笔》的文本分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安山;;非洲民族主义研究述评[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二辑——非洲变革与发展[C];2002年
2 杨杏林;陆明;;近代上海中医药团体的发展概况[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马敏;付海晏;;近20年来的中国商会史研究(1990~2009)[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4 赵谦;;从董必武法治思想看我国法治共同体之构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5 马敏;付海晏;;近20年来的中国商会史研究(1990~2009)[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冯琳;;蒋介石与国民党退台初的改造运动[A];台湾历史研究(第一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黄宗华;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3 万鲁建;近代天津日本侨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崔海波;“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中国与国联的交涉[D];吉林大学;2011年
6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林存秀;城市之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玉姣;上海精武体育会体育现代化研究(1910-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欣;师陀论[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申甬;中国式民主的适切性与有效性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王猛龙;杨天石与蒋介石研究探析(1955-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弘;“文革”时期英模文化的历史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曼;1935-1938年中国青年党的政治主张[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姜晗;社会转型期改良思想的传播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黄燕;中国国民党干部培养体制变革研究(1924-1945)[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钟尚楠;当代城市雕塑公共性的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丁锡才;沈从文与国民党[D];西南大学;2011年
10 何志明;权力重构与利益抗争:国民党江浙党部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践(1928-1931)[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娟;近代北京的商会[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2 李玲丽;;略论北伐前后商民运动中的武汉店员工会[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朱英;再论国民党对商会的整顿改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曾业英;;历史当事人的记述与历史真实——新见《剿共随军日记》释读[J];近代史研究;2008年03期
5 韩光辉;民国时期北平市人口初析[J];人口研究;1986年06期
6 乔兆红;;论1929年的沪总商会风潮[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7 乔兆红;;中国商民运动的历史命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国栋;;华盛顿会议前后天津商会活动之考察[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2期
2 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3 饶品良;1923年-1924年广州关余事件中的民众运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02期
4 李育民;;“五四”与中国近代的废约反帝运动[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06期
5 张丰清;;1920年代《中国青年》对民众运动的宣传[J];史学月刊;2011年07期
6 庄斌;;外务部与清末民众运动[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陈伟;;“美援”与民意间的抉择——评1947~1948年间国民政府的对美、对内政策[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8 王奎;;论抗战初期民众运动迅速兴起并高涨的原因[J];法制与社会;2008年20期
9 印少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民外交运动论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左双文;陈伟;;1948年“反美扶日”运动及其与国民政府的互动[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朱年元;翁元峰;;论民众运动在黄桥决战中的作用[A];黄桥战役史新探——纪念黄桥战役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周振鹤;;陈训慈及其《运书日记》(续)[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3 周斌;;中国共产党和济南惨案后的反日运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4 冯琳;;1950年代初国民党在台改造管窥[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5 周斌;;1928~1929年的反日会[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6 陈廷湘;;重释五四运动发生的观念基础[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奇生;;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20世纪30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分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8 宋俭;;试论全国抗战爆发前救国会的基本政治主张[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9 谢增寿;;论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起落[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蕾蕾 唐国东;东南民众运动与上海小刀会起义[N];光明日报;2003年
2 韩戍;抵制美货:正义和利益下的两难抉择[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张凉;全面呈现大革命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李育民;近代中国反对不平等条约斗争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5年
5 江汉大学政法学院 刘明钢;鲁迅论孙中山与辛亥革命[N];北京日报;2011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虞和平;辛亥革命发生有三大历史背景[N];珠海特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尔杰;民国北京“平民教育”的渊源与兴起(1912-1920)[D];北京大学;2012年
2 樊翠花;清末民初江苏乡村民变问题研究(1901-1921)[D];苏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晓;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的社会舆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商晓燕;北伐前后的商民运动及其失败原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伟;1947-1948年间中美关系中的民众及其与政府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付文武;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成都民众献金运动的指导工作[D];四川大学;2006年
6 庄斌;论外务部与清末外交[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李玲丽;北伐前后湖北的商民协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钱凤菊;试论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湖北省的民众动员[D];吉林大学;2007年
9 陈首崔;上海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秋丽;统一战线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与民众运动[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73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073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