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陈济棠与中央红军谈判缘由探析

发布时间:2018-10-17 07:31
【摘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实行战略转移前夕,与陈济棠的"借道"谈判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命运。陈济棠与蒋介石的矛盾是陈主动谈判的政治缘由,红军在军事上的有效对抗是促使陈济棠权衡利弊、择利而从、避战求和的主要前提,而双方经济上的合作则增加了停战谈和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持续两年多的军事对抗与经济合作使谈判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
[Abstract]:In October 1934, the negoti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Red Army and Chen Jitang on the eve of carrying out the strategic transfer related to the fate of the Central Red Arm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hen Jitang and Jiang Jieshi was the political reason of Chen's initiative to negotiate. The effective military confrontation of the Red Army was the main prerequisite for Chen Jitang to weigh the pros and cons, choose advantages and interests, and avoid war and seek peace.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creased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truce talks. More than two years of military confrontation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allowed the negotiations to be concluded quickly in a short time.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院中共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基金】:江西省重点学科赣南师院中国史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院中共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年度项目
【分类号】:K2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丕显;;从中央苏区突围[J];福建党史月刊;2006年04期

2 梁广裁;论陈济棠与蒋介石的矛盾与斗争[J];民国档案;1991年03期

3 郭绪印;评红军长征中对国民党派系矛盾的利用[J];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04期

4 梁广裁;中国共产党与陈济棠的统战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5 魏炜;邱小云;;中央红军长征前夕与陈济棠“借道”谈判成功的经济基础探析[J];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共传统文化研究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2 胡安全;;19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曹峰;;介评“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4 李衍增;;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功过再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林英;红军长征途中少数民族革命运动[J];安顺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绳晓旭;;秋收起义前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创造性贡献[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彭春凌;;“另一个中国”的敞开——大众媒体的西部行记(1935—1937)[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刘世华,杜玲;三代共产党领导人论孙中山[J];北方论丛;2000年05期

9 李增添;;1954年至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述论[J];北京党史;2007年05期

10 刘晶芳;;斯大林“中国革命三阶段论”对中共六大的影响[J];北京党史;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芸;熊河水;;铁军精神的三个历史阶段及其特征[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2 潘敬国;张颖;;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与中国共产党对台湾政策的转变[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司云胜;;周恩来军事思想与实践的人文意蕴及时代价值[A];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磊;;周恩来对建军的历史贡献[A];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珍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宣传工作[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曹普;;建国初期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7 黄延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研究与抗日战争论纲[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聚英;;简论抗日游击战术的历史地位与作用[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9 刘庭华;;论敌后战场的历史地位[A];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建会2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11年

10 周瑾;雷青青;;从《董必武选集》看孙中山和辛亥革命[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下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6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尕锋盘山;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工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高璐佳;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学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伦莹莹;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U,

本文编号:2275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275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f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