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新疆林业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modern Xinjiang. Before the Republic of China, Xinjiang forestry has no management, in a state of arbitrary logging.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forestry of Xinjiang began to enter the stage of development with the forestry getting a certain degree of attention in the whole country.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parts to analyze: first, the forest situation in Xinjiang before the Republic of China. Basically in a natural state, no management, people cut down at will, afforestation is also very little. Second, the forestry situation of Xinjiang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In this period, China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forestry development, produced a number of specialized forestry personnel. The first Forestry Law of China and some other fores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have been formulate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in China has been guaranteed by law. Xinjiang forestry in Yang Zengxin and Jin Shuren period did not get big development. Until the period of Sheng Shicai, with the help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a large number of Communists, Xinjiang formulated some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and vigorously carried out afforestation propaganda, in order to mobilize the broad masses of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afforestation movement in Xinjiang.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ericulture industry, achieved more remarkable results. Third, historical think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in modern Xinjiang, it is helpful to draw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strengthe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continue to carry out afforestation campaign. So that we stand in the historical he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forestr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Xinjiang.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58;F3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青青;;《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教学设计[J];音乐天地;2011年06期
2 ;自治区著名造林模范——倪河[J];内蒙古林业;2011年07期
3 ;植绿阿拉山口 卢明锡[J];兵团建设;2011年Z1期
4 舒宗范;;六月 我们去种树[J];云南林业;2011年03期
5 越齐;;要讲机制[J];学问;2002年03期
6 王树理;;桑落屯[J];民族文学;2011年09期
7 陈风;;猛烈的植树运动 开生态修复与建设之先河——《中华苏维埃时期林业的地位与贡献》(续一)[J];生态文化;2011年04期
8 余洪伟;;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境界——原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事迹剪影[J];神州;2011年18期
9 陈风;;中华苏维埃时期林业的地位与贡献[J];生态文化;2011年03期
10 郭虎;;右玉,不会忘记[J];中国作家;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维民;于世权;赵凤娥;;实现辽宁省植树造林良种化的层次结构[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2 曹前发;;毛泽东的绿色情怀——毛泽东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思想述论[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丽蓉;张晶刚;;城市矿山生态恢复的途径与实践[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柳;;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科学素养——太原市绿化现状调查与分析[A];山西省科技情报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滕兰花;;孙中山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高昌珍;张世叶;王双喜;刘毅;;注射灌溉技术及其发展前景[A];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2年
7 刘伟;王国良;;固体水的研制开发[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8 周晓红;赵景波;;黄土高原气候变化与植被恢复[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徐鹏飞;;一曲颂歌[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10 施晓慧;;英国科学家研究报告显示 种树不当会导致沙漠化[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37分会场“生态经济与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分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何屹;植树造林不一定越多越好[N];科技日报;2005年
2 实习生 韩小琴 王子玉;植树造林会不会导致水资源流失[N];科技日报;2005年
3 潘海容邋曾贞 龙在林 黄俊奎;奉节掀起植树造林热潮[N];中国特产报;2008年
4 记者 李顺民;庄浪今秋植树造林见缝添绿[N];平凉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张小飞;泾源县开展秋季植树造林大会战[N];固原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李小鹏;武都区严把五关确保秋季植树造林高质量[N];陇南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庞文渊;我市再掀植树造林高潮[N];宝鸡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要凯朝 侯建兵;汾西县 秋季植树造林掀热潮[N];临汾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李维杰;翼城县秋季植树造林进展迅速[N];临汾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刘辉 通讯员 胡东鹏;宕昌县掀起秋季植树造林高潮[N];陇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静;新疆地方财政林业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高祥峪;富兰克林·D·罗斯福当政时期(1933-1945年)涉及环境的三个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萍;民国时期新疆林业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2 龙金晶;中国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声[D];北京大学;2007年
3 赵南星;韩国森林组合发展及对中国的借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王赞奎;陕西省林务局研究(1934-1938)[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马寒梅;傅作义对绥远的治理(1931—1937年)[D];内蒙古大学;2004年
6 王娟;陕西省日元贷款植树造林项目管理创新与成效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屈锦卫;挖坑机主轴的有限元分析及其悬挂机构的动力学仿真[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黄香媚;闽北防治水土流失主要措施效益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9 刘继青;陕甘宁边区发展乡村经济研究[D];延安大学;2009年
10 韦金保;税费改革后安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77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27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