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女学生的形象困境

发布时间:2018-10-24 18:21
【摘要】:民国女学生群体的图像形象建构过程充分显示了近代中国女性及社会文明发展的艰难曲折。从民初到20世纪40年代,大众媒体绘画图像通过视觉符号置换,建构了一条女学生从清纯少女走向摩登女郎的演化路径,在视觉上营造出女学生物欲渐强而内涵渐弱、"分利"色彩渐浓而"生利"意义渐淡的形象特征。图像形象的"沦陷"将女学生的进步意义消解殆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代女学生以及女性解放的现实困境。
[Abstract]: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image of the female student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fully shows the difficultie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women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1940s, the mass media painting images were replaced by visual symbols to construct an evolutionary path for female students from pure girls to modern girls. In the visual aspect, the female students' material desire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the connotation is weaker, the color of "sharing profit"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the meaning of "generating profit" is fading. The "fall" of image dispels the progressive significance of female students and reflects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of modern female students and their liberation from one aspect.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四川省动漫研究中心2013年项目“民国时期(1911-1937)女性漫画形象及其艺术特征研究”,课题号:DM201317
【分类号】:K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步及;解放前的“月份牌”年画史料[J];美术研究;195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杰;傅懿;;女性主体性的媒体言说——对20世纪30年代《世界日报》专刊《妇女界》的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传满;女性历史的解构与重建——论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女权探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岑红;;清末民初政府管理模式的变化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4 刘晓红;;论老舍小说中的个人悲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郑碧强;;城市女性白领整容时尚消费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赵飞;;浅析时尚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罗璐;项婕;;从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看五四女作家的女性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8 徐玉;;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大学生时尚消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9 谢忠强;刘转玲;;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述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静;;关于时尚的伦理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李慧洁;;上海著名绅商经元善与经正女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阎广芬;;中外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4 徐连明;;时尚杂志流行文化中的白领形象研究——以《时尚·COSMO》为个案[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5 谢金伶;;清末民初北京服饰的变化研究[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6 林星;;福州女性与近代社会变迁[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7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朱浒;;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欢;超越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史清竹;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伟斌;后现代视觉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周婷婷;西风东渐与都市主流服饰文化变迁(1898-1927)[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翔娟;文化冲突及其精神反映:“五四”女作家自我意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彭勃;从“月份牌”广告看民国女性服饰审美意象的构建[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谷青;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唐静;“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卉;;可视的叙事史——论从图像中发现历史[J];大视野;2009年03期

2 罗福惠;彭雷霆;;形塑与变形:《点石斋画报》中的日本图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魏泉;;为历史打开一扇奇妙小窗 从《触摸历史》到《图像晚清》[J];博览群书;2002年07期

4 胡斌;;解放区土改斗争会图像的文化语境与意识形态建构[J];文艺研究;2009年07期

5 彭春凌;;“另一个中国”的敞开——大众媒体的西部行记(1935—1937)[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杨大容;;朱德参观研发的第一套电视[J];世纪;2010年05期

7 ;70年前的征婚[J];现代班组;2010年07期

8 王秀田;;男性爱情启蒙下的“贤妻”话语——以《妇女杂志》为考察对象[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郑成林;吴志国;;第三届现代城市文化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孙达;;书讯[J];当代人;2011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连红;历史真相催人醒[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唐小兵邋(本报书评人);《申报》广告里无奇不有的浮世绘[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元德;1935年水旱灾害与救济[D];安徽大学;2011年

2 汤孟颖;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后日本大众传媒对中日战争及民众反战的应对[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2292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292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1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