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东南日报》对南京保卫战的报道
[Abstract]:The Nanjing Defense War was an important battle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bout this campaign, it is recently found that Southeast Daily has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te reports and comments, leaving valuable historical data for the study of modern people. It was very difficult for the Chinese press, which suffered unprecedented heavy blows and damage from the Japanese army at that time. The Southeast Daily reported and commented on the Nanjing Defense War, including the Japanese attack on Nanjing, and the rea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this. In particular, the Southeast Daily spread and praised the heroic performance of the Chinese army, called for the full protection of Nanjing, and reviewed a series of gains and losses in China's strategy and tactic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新闻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南日报》南京大屠杀报道研究”(13BXW00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65.21;G219.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斌;;学术自由与制度保障——以中央研究院为例[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2 郑素燕;;1949年前张其昀的人际网络[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宋曲霞;;1948年前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刘海军;;国民政府战时公费教育制的创立及其成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5 郑素燕;;1949年前张其昀的人际网络[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常艳芳;王可刚;;论公共视野下大学与大学人的使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高泳源;竺可桢与人口问题[J];地理研究;1991年01期
8 曾华;;大学校长的二重特征:身份与人格魅力[J];纺织教育;2008年06期
9 吴静;;竺可桢在浙江大学的教育思想实践述评[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10 郭世杰;;从科学到工业的开路先锋——对侯德榜和孙学悟的科学观、工业观以及“永久黄”团体中人才群体的考察[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04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欧阳哲生;;丁文江与中国近代科技事业[A];“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剑;;“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推展科学事业的一生[A];中国近代(第十七辑)[C];2007年
3 王奇生;;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洋;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莫子刚;贵州企业公司研究(1939-1949)[D];四川大学;2005年
6 陈宝云;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何方昱;“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与时代》月刊(1941—1948)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郑志峰;重建社会重心: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研究(1945-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衡朝阳;中共党史研究的新文献与新视域(1978-2008)[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广明;组织社会学视域中的大学边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珊;战时大后方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成杰;抗战时期国统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袁恒谦;竺可桢生态环境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钊;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方针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党彦虹;抗战时期高校内迁与陕西高等教育的发展[D];西北大学;2004年
6 黄镇;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会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王朝辉;抗战时期的高校学生救济[D];四川大学;2007年
8 周志朋;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价值及价值实现[D];吉林大学;2008年
9 田阳;留美学生对近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1914-1949)[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郑素燕;继承中国传统士大夫精神[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为“南京保卫战”树碑立传[J];东方收藏;2013年08期
2 ;南京保卫战(一)[J];民国春秋;1997年06期
3 赵媛媛;;试论南京保卫战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与现状[J];日本侵华史研究;2013年04期
4 朱天乐;史实;;朱赤将军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地点及其遗物的考证[J];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01期
5 严海建;;南京保卫战若干问题辨识[J];共产党员;2012年08期
6 严海建;;南京保卫战若干问题辨识[J];天津政协;2012年03期
7 张连红;;略论南京保卫战中的国军形象[J];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2年03期
8 张映武;;百岁老人回忆南京保卫战[J];天津政协;2013年03期
9 张映武;;百岁老兵回忆南京保卫战[J];报刊荟萃;2013年04期
10 孙宅巍;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血战雨花台[J];钟山风雨;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宅巍;;南京保卫战双方兵力损失考[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2 孙宅巍;;唐生智与南京保卫战[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蔡玉高邋石永红;《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档案》:十万烈士英名入册[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2 记者 肖姗;南京保卫战中有11名中国将军牺牲[N];南京日报;2011年
3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 严海建;南京保卫战若干问题辨识[N];北京日报;2012年
4 刘巍巍 蔡玉高;南京抗日航空纪念馆开馆[N];中国文物报;2009年
5 记者 肖姗;35吨大碉堡落户江东门纪念馆[N];南京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鹿琳 沈峥嵘;这天,,让我们在警报声中停下脚步[N];新华日报;2013年
7 伍立杨;惨烈的南京保卫战[N];协商新报;2005年
8 吕媛 杨孝文;集体失踪不是“黑洞”吞噬[N];北京科技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媛媛;南京保卫战牺牲将领争议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邸皓;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士及其档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41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34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