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27-1937)

发布时间:2018-12-13 16:41
【摘要】: 1927-1937年,由于现代化运动的蓬勃发展,上海城市处于社会高速转型期,市民的生活方式也在经历着由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儿童日常生活场景已不同于传统生活和乡村生活,上海城市在日常生活中塑造儿童成长为现代人才,儿童的成长成才又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增添活力。 文章主要依靠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国民政府、上海市政府和其他社团的各种统计、年鉴,《申报》等为主要史料,辅以时人著述、儿童书籍和图像,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对20世纪20-30年代上海儿童的日常生活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再现上海城市为儿童构建的物质精神生活环境,传达社会转型期上海城市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之互动关系。 导论部分界定了文中研究对象的基本范围,讨论了研究二三十年代上海儿童日常生活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然后回顾了国内外儿童史的研究现状,肯定学术界在儿童史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指出这些都为本文的儿童史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史料来源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文章主体又可分为三个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为第一部分,总论社会转型期中的上海儿童概况;从上海儿童人口、上海儿童生活环境两个方面分述社会转型期间上海对现代人才的需求以及为儿童发展提供的契机。分别考察了儿童人口在上海总人口中的比重、儿童的社会分层问题和儿童生活背景的改变。提出城市按照自身需求来教养儿童的问题,上海把儿童定位为城市未来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主力军,儿童培养的目标应符合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 第二、三、四章为第二部分,分别从儿童的物质生活、儿童的精神生活、儿童的群体生活来描述分析儿童日常生活。 第二章叙述儿童的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是反映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生活状况和生活水平的基础性指标,这一时期上海儿童日常生活还是具备了很多现代性特征,涉及到很多具体内容,本文主要研究了儿童物质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医疗卫生、儿童消费来做为进一步分析的依据。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到儿童的分层分类,注重不同社会阶层儿童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差异,并特别突出研究了工人家庭中儿童的物质生活状况,在内容和层面上都能反映出1927-1937年问上海儿童物质生活水平的轮廓,又可见微知著,在社会给儿童提供的物质生活层面上展示上海的社会变迁。 第三章择取儿童的教育、儿童的娱乐为分析对象,通过对社会给予儿童的教育环境的度量、教育内容的实施、新型娱乐方式的出现和儿童节的设立来建构起儿童精神生活的概貌。发现儿童的教育以顺应社会转型潮流、服务上海城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依归,儿童娱乐方面突出了与时俱进的儿童图书、塑造新民的儿童玩具、应运而生的儿童电影和呼唤现代人才的儿童节与儿童年。无论是初等学校教育的快速前行,还是全方位社会教育的熏陶,以及与时俱进的儿童娱乐,还有专门成立的儿童节和儿童年等,都表达上海社会对现代人才的呼唤和教养。 第四章分析了儿童的群体生活和现代人格的养成。群体生活也是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儿童的家庭生活和团体生活两方面着手,以孩子剧团这一纯粹的儿童团体为例,分析儿童群体生活的现代成份,社会转型期的儿童群体生活以儿童为中心,体现儿童的能动性和主体性。 儿童进行日常生活也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群体生活的现代化特征将1927-1937年上海儿童锻炼为具有现代人格特征的现代人,人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方可得到辩证的统一。第四章还从儿童生活技能的积累、社会角色的塑造、行为规范的约束和价值观念的养成来透析儿童的现代人格以及儿童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互动。 第三部分是结语,指出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的现代化密不可分,儿童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同时儿童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他们在成年后将对社会的发展承担责任。儿童培养理念的确立既要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反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家庭、社会、政府对1927-1937年问上海儿童的成长发展均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合力造就未来现代化建设接班人;1927-1937年间上海儿童日常生活是现代化和传统社会交相渗透的结果,生活方式在传统中趋新和超越;而上海社会转型与儿童日常生活现代化又具有全方位的、渗透式的、彼此互动的特点。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迈克·艾里克森;陈平;;世界儿童[J];世界儿童;2002年03期

2 郭海英;为儿童健康撑起保护伞[J];中国药店;2005年06期

3 杜亚松;;拓宽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认识[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5期

4 ;儿童健康与社会责任——第七届上海“为了孩子”国际论坛[J];当代青年研究;2009年08期

5 龚胜;王娅仁;;记录童真——献给“六·一”儿童节[J];数字世界;2003年06期

6 ;“人造环境”妨碍儿童健康成长[J];北京成人教育;1996年09期

7 孙晓勉;曹思佑;;将毕生贡献给我国儿童健康事业的苏祖佑教授[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11期

8 ;儿童心理救助受到关注 儿童健康关爱基金启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年01期

9 加中;;谢华真教授和他的《健商》(HQ)[J];食品与健康;2002年06期

10 C·L·亚哈姆;;参与模式[J];中国健康教育;199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茵;荫士安;应焕友;赵显峰;赖建强;徐青梅;贾健斌;;补充微量营养素对儿童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尹华英;刘宗玲;黎海芪;;儿保门诊就诊儿童健康状况分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陈科;李廷玉;张萱;魏小平;陈洁;刘友学;瞿平;;新生儿脐带血抗氧化维生素水平与儿童远期智力发育的关系[A];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第七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孙宪祥;;1347例贫血儿童发锌值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妇幼营养学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5 林立;姜文晓;张晓静;李昌崇;谢作楷;张海邻;;2909例意外伤害住院儿童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李桂森;;浅谈计划免疫与儿童健康[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桂森;;浅谈计划免疫与儿童健康[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4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姜萍;;婴幼儿口腔保健和疾病预防——加中儿童健康基金会采取的几种措施[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许言午;王芳芳;张江虹;;儿童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实验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翟凤英;;“西部儿童健康行动”分析报告[A];首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斌;加强服务保护妇女儿童健康[N];黔西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张林军;儿童健康 我们关注[N];大众科技报;2006年

3 通讯员 陈天长;为农村妇女儿童健康筑起“防火墙”[N];闽西日报;2010年

4 樊金钢;孤困儿童健康谁来管[N];黑龙江日报;2004年

5 小赖;呵护儿童健康[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任鸽;儿童漆良莠不齐[N];消费日报;2011年

7 记者 苏婷;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记者 苏军;三成少儿认为自己要减肥[N];文汇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项丹平;警惕!高血压正悄悄偷走儿童健康[N];中国妇女报;2010年

10 医生 吴帅;没感冒让服“优卡丹” 儿童过度用药何时了[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媛;上海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27-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振宇;近代中国学校教育中的儿童问题研究:儿童史学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汪心婷;“安全学校”模式预防儿童伤害的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李宝敏;儿童网络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翠丽;贫困民族地区母亲受教育程度与儿童健康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梅龙;互联网对儿童收视习惯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鲁婧颉;基于母亲教育与儿童健康关系的教育之非货币化代际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邓芳;儿童特发性性早熟环境危险因素及其身心发育分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10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地萍;2001-2010年平凉市0-7岁儿童卫生状况及预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沈艳;基于行为方式的儿童产品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冯琳琳;800例儿童六种元素含量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朱姝;儿童卫浴产品设计[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单晓娴;儿童房设计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6 张燕燕;儿童健康管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7 李俊;503例0-6岁儿童排便状况调查[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8 孙霞;国家·社会·儿童:南京国民政府四四儿童节述评[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桑雪洁;美国大学儿童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川;震后儿童权利保护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76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376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f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