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伪留日教育政策与管理机构述略

发布时间:2018-12-18 18:18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为加强对赴日公费留学生的选拔和对公费自费留日学生的管理,汪伪国民政府及其统治区内的各级地方政权、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制定和公布了《国外留学规程》等一系列留日教育政策,并设立了汪伪教育部驻日学务专员办事处、伪华北教育总署驻日办理留学事务专员办事处等管理在日留学生的机构,日本也成立了管理中国留学生的机关。汪伪留日教育政策和管理机构,对汪伪统治区内的留日教育起到了一定的规范管理作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日伪对留日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控制。
[Abstract]: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election of publicly funded students to Japan and the management of students staying in Japan at their own expense, the Wang Puppet National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in the areas under its control, the North China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It has formulated and promulgated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policies for studying abroad in Japan, and has established the Offic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Wang Puppet in Japan for academic Affairs, and the Office of the Commissioner for overseas Studies of the North China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 Japan, which manages foreign students in Japan. Japan has also set up an agency to manage Chinese students. The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of Wang pseudo-residence in Japan has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regulating the education of studying in Japan in the rule area of Wang puppet,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also strengthened to a great extent the Japanese puppet's control over the thought and behavior of the students who stayed in Japan.
【作者单位】: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分类号】:K265;G64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清末山东留日学生与山东辛亥革命[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王春南;南京国民政府对抗战期间留日学生的甄审[J];历史档案;1994年01期

3 周孜正;汪伪的留日学生教育[J];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03期

4 王慧;;中国早期留日学生及影响[J];文史月刊;2009年08期

5 桑兵;;留日学生发端与甲午战后的中日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6 金安平;近代留日学生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J];近代史研究;1990年02期

7 赵冬,邢润川;清末民初中国留日学生的科技活动及其影响[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05期

8 杨东明,纪昌和;试论留日学生与中国的近代化[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周立英;;留日教官与云南陆军讲武堂[J];学术探索;2011年01期

10 姚诚;;辛亥革命中的留日学生[J];文化交流;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扬鸣;;浙江早期留日学生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李喜所;;辛亥革命前的留日学生运动[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3 徐志民;;大正中后期日本政府改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探析(1918~1926)[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4 戴学稷;;清末留日热潮与辛亥革命[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5 张元隆;;辛亥时期江浙留日学界对近代国家观念的播扬[A];近代中国(第十四辑)[C];2004年

6 刘功君;;晚清留日经费的筹付与管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邵宗海;白中t+;;同盟会成立时知识分子对孙中山态度的转折[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8 詹逊;;中国留日学运与辛亥革命之关系[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9 陈绛;;坚韧不拔、光明磊落的宋教仁[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10 刘遐龄;;同盟会与华兴会的渊源——孙黄交谊安危甘苦十一年[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敏;回眸近代留日潮[N];团结报;2011年

2 演讲人 王晓秋;辛亥革命与留日学生[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颜军;留日学生同乡会与清末变革[N];光明日报;2009年

4 马连儒;王希天思想发展和救国道路的历史价值刍议[N];协商新报;2006年

5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雷颐;清廷“制造”的革命党[N];经济观察报;2008年

6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全国政协委员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王晓秋;清末为何出现留日热潮[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屠亚芳;嘉兴名人与百年前的留学潮[N];嘉兴日报;2005年

8 沈洁;读书看报是如何触发革命的?[N];东方早报;2011年

9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志强 副教授 王瑞华;中国留学生与辛亥革命后的社会进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罗韦;开通风气 以期自强[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国福;留日学生与直隶省教育近代化(1896-1928)[D];河北大学;2012年

2 刘学兵;王希天生平与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吕顺长;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李鹏;建国初期留苏运动的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潘喜颜;清末历史译著研究(1901-1911)[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训华;清末浙江学生群体与近代中国[D];上海大学;2010年

7 庄和灏;法国人视域下的清末变局与列强应变[D];浙江大学;2012年

8 王红军;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D];复旦大学;2010年

9 董说平;晚清时期日文史书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宇;清末十年满汉关系研究(1901-1911)[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丹;五四时期留日学生爱国运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玖玖;民国时期山东留日学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金莲;走出夔门——论清末四川留日学生[D];西北大学;2003年

4 王勇;日俄战争前后留日学生心态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燕;留日学生与清末立宪运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姚媛;民国时期浙籍留日学生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7 罗娜;留日学生与中日山东问题交涉[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真珍;清末留日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D];西南大学;2007年

9 牟永如;清末社会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袁恺泽;清末河南留日学生与《中国新女界杂志》[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386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386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f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