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时期广西妇女发展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桂系时期广西赈灾救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 2004年
新桂系时期广西妇女发展问题研究
刘菊香
【摘要】:妇女发展问题是90年代中期以来日渐突出的一个新议题,有关的理论建设刚刚开始,可以说妇女发展问题是当前中国妇女研究中亟待开垦的处女地。而妇女发展水平,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尺度,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立论基础,尝试运用多学科理论来分析问题,并采用近年来社会史研究中出现的社会发展理论来具体说明某一历史时期的妇女发展水平。在研究方法上,力图运用计量、对比等手法进行纵横研究,把广西妇女放在全国大范围内进行考察,从而揭示新桂系时期广西妇女发展的独特性,并结合与新桂系之前的广西妇女作各方面的纵向比较,显示其自身的动态发展。 妇女发展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是一个由多项要素、多元子系统与社会大系统相互作用下的群体共生现象,妇女各种指标要素的发展通过两大认知系统即个体生活领域和群体生活领域显示女性发展进步的社会事实,在妇女发展要素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女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的发展目标,作为一种动态系统,妇女发展的目标系统又不断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系统,在人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下更加有利于妇女的健康发展。尽管在新桂系统治时期没有、也不可能明确提出妇女发展观,但由于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妇女发展的各指标要素也随社会的变迁而发生了变化,我们仍然可以运用基于社会发展观而建立起反映妇女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去分析和评价历史上的妇女发展水平。因此,本文选取了评价妇女发展的四个指标来研究新桂系时期妇女发展的状况,其中,受教育状况是影响妇女角色定位、妇女发展以及妇女家庭与社会地位提高的最关键因素。 传统社会中的广西妇女,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被剥夺了受教育、婚姻自主的权利,又由于广西特殊的环境,广西妇女从事着繁重的各种劳动,却享受不到政治、社会生活中相应的权利。传统社会中妇女发展的各种矛盾与近代社会发展的各种冲突,向新桂系政府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由于新桂系集团的领导人物对妇女发展问题有较开明的认识,新桂系政府适应形势的发展,实行的各种妇女政策为妇女发展提供了一个较有利的发展契机。因此,新桂系时期妇女发展的四大主要指标都有较明显的发展,表现在:广西女子教育成绩突出,妇女婚姻质量明显提高,就业层次和范围大有拓展,参政能力日益增强。因此,当时妇女发展的整体水平在全国处于一个中等地位。 广西妇女在新桂系治桂期间,各方面都得到了较明显的发展。在此发展过程中,从实践上证明了教育指标是妇女发展各项指标中的关键指标,其他非关键指标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新桂系时期广西妇女在发展中又带有自身的一些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妇女发展过程中政治化倾向明显,服务于新桂系政府的“四大建设”;妇女发展与争取民族解放斗争融合在一起,妇女在抗战中各方面发展尤为迅速;妇女发展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色彩,影响深远;妇女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和民族差异,发展极不平衡,等等。妇女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新桂系时期妇女发展对广西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妇女对广西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对人口再生产方面的影响;对社会观念、社会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更新改造,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推动等。此外,妇女发展还有益于社会文明、民主、进步,是 WP=5 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 总之,新桂系时期广西妇女发展是新桂系为保住其“半独立”状态的结果,各个方面的确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由于妇女发展与当时的民族解放斗争相融合,服务于新桂系的政治、军事统治,又受广西民族地区传统习惯的影响,妇女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缺陷,妇女发展的诸多负指标仍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鉴往知来,新桂系时期广西妇女发展的研究,能丰富和完善广西社会发展史的研究,并对今天广西妇女真正争取实现男女两性各方面的平等、提高妇女的地位、促进当代妇女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97;D442.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亚琴;;我国促进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机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2 贺敏;;妇女法治的伦理缺失——兼谈婚姻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3 蒋月娥;;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妇运;2011年08期
4 ;加勒比海明珠的妇女组织——访问古巴散记[J];中国妇运;2011年08期
5 王露莎;汪玉宇;;巾帼共建网格阵地 妇联打造温暖之家——舟山市妇女组织参与网格化管理现状的调研报告[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6 邓云;;广西妇女理论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要点综述[J];社科与经济信息;1994年09期
7 周感芬;;社会性别与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发展问题研究——以贵州毕节地区少数民族妇女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8 贺敏;;引领妇女解放大潮流 开创妇女发展新天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中国化、时代化与法治化[J];现代商业;2011年20期
9 ;构建媒体合作框架 强力推进妇联宣传工作[J];中国妇运;2011年07期
10 刘希刚;;从意识形态维度解读马克思恩格斯妇女理论[J];理论导刊;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兴银;;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妇女发展[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4年
2 黄筱娜;周健;;关于文化转型与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的思考[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曾玉兰;;论经济社会发展与妇女发展的关系[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4 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指标体系研究”江苏课题组;张平;沈美华;施健;;江苏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5 杨棉月;;贵州农村妇女的社会性别与自我保护意识[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爱娣;;《妇女发展规划》卫生保健中期目标监测评估分析[A];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诞辰100周年——全国妇产科高级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刘金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促进妇女发展[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8 于冬梅;黄仁涛;董罗海;张力果;;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的编制设计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于冬梅;黄仁涛;;推动中国社会性别平等的一种新策略——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地图集的编制设计研究[A];中国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赵捷;;赋权妇女的途径:探寻其主体能动性——社区发展项目中的PRA活动与倡导GENDER的实践与思考[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健生;[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N];人民日报;2001年
3 沈慧婷 本报记者 丁秀伟;[N];中国妇女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乔虹;[N];中国妇女报;2008年
5 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 崔郁;[N];中国妇女报;2008年
6 记者薛秀泓;[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记者刘刻心;[N];伊犁日报(汉);2009年
8 记者 殷雪静 实习生 蒋龙珍;[N];兵团日报(汉);2009年
9 赵爽 祖元奎 首席记者 包枝彬;[N];盘锦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张倩;[N];甘肃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静;当代中东妇女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2 杨凤;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3 黄雯;西部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家智;新时期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莫文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白蔚;传媒中的中国女性与现代性[D];上海大学;2007年
7 周敏;中国参政、就业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菊香;新桂系时期广西妇女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严华勇;江泽民妇女发展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西基层干部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邹元丰;民权主义在广西的实践(1931—1949)[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林波;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投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韦子玲;新桂系时期广西赈灾救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美玉;传统与现代:近代中国妇女的职业角色冲突[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黎田;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教育立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蔡慧玲;中国妇女发展研究的新视角——社会性别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黄寿新;新桂系时期广西土地问题与农村危机[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新桂系时期广西赈灾救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0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40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