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国外交分析

发布时间:2017-02-07 13:04

  本文关键词: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国民外交(1921.6~1922.2),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外交学院》 2008年

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国外交分析

宋微  

【摘要】: “国家利益”是决定国家外交决策走向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在构成“国家利益”内容的基本要素中,“核心国家利益”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将“核心国家利益”这一抽象概念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准确界定,才能对国家的外交行为进行客观、公允的分析。 本文在对“核心国家利益”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和厘清的基础上认为,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国外交维护了当时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 因为,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是反抗日本侵华,保护中国的领土完整。只有结束日本对山东的占领才能维护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而争取美国的支持对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至关重要。因此,中国政府主动承认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将美国拉到了中国一边,使其对日本施压,从而一举收回了山东主权。同时,本文对“门户开放”政策本身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 归根结底,实力决定外交。当时的中国没有力量与列强对抗,强行收回失去的权利。中国只能寻求美国的支持来帮助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中国的落后决定其外交的软弱、被动。因此,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大力发展综合实力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8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第一章 对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外交认识的转变8-12
  • 第一节 当时的中国舆论8-9
  • 第二节 传统的学术观点9-10
  • 第三节 近年来的新研究10-12
  • 第二章 “核心国家利益”与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国外交12-20
  • 第一节 “核心国家利益”的概念界定12-14
  • 一 “国家利益”的涵义12-13
  • 二 “核心国家利益”概念的界定13-14
  • 第二节 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的外交实践14-20
  • 一 中国参会的指导思想——“在求实际而不贪多”14-16
  • 二 中国采取的行动及结果16-20
  • 第三章 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国外交维护了中国“核心国家利益”20-41
  • 第一节 日本侵占山东威胁到中国“核心国家利益”20-24
  • 一 日本已经提出全面侵华纲领20-22
  • 1 出台“大陆政策”20-21
  • 2 抛出“二十一条”21-22
  • 二 日本侵华的重要举措22-24
  • 1 建立英日同盟22-23
  • 2 夺取山东主权23-24
  • 第二节 争取美国支持有助于中国收回山东主权24-29
  • 一 巴黎和会的教训24-26
  • 二 华盛顿会议前美国对“山东问题”的态度26-27
  • 三 中国“联美”的战略考虑27-29
  • 第三节 中国主动承认“门户开放”对中国的影响29-41
  • 一 美国要求列强在华“门户开放”29-31
  • 二 中国主动承认“门户开放”31-32
  • 三 中国调节“门户开放”的措施32-34
  • 四 “门户开放”对中国工商业的影响34-38
  • 五 中国利用“门户开放”政策抵制日本“东亚门罗主义”38-41
  • 结束语41-43
  • 【参考文献】43-49
  • 致谢4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茹莹;;华盛顿会议《五国海军条约》主力舰吨位比例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董宝才;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教训[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 方连庆;;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斗争[J];国际政治研究;1986年01期

    4 印少云;从华盛顿会议看顾维钧务实外交思想[J];嘉应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5 许冠亭;;“五四”前后国民外交协会活动述论[J];江海学刊;2007年04期

    6 于佐臣;;华盛顿会议与“山东问题”谈判[J];党员干部之友;2008年09期

    7 熊斌;;旅美华侨与华盛顿会议[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年02期

    8 茹莹;;华盛顿会议上关于法国海军主力舰吨位问题的讨论[J];军事历史;2009年02期

    9 唐洲雁;;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毛泽东美国观的初步形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10 刘宝东,郭洪川;王宠惠与顾维钧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合作——兼议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的形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斌;;华盛顿会议前后中国各方力量在美角逐述论[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祝曙光;;胶济路风波与中日关系[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罗利;安志红;姜巍;刘新桥;杨锡燕;陈匡;牛莉;宋轶群;;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老年高热患者临床观察[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4 杨欣;;组织工程学的概念与原理[A];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郑效东;;螺杆压缩机在冻干机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冷冻干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姜丹明;;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国际协调[A];专利法研究(2004)[C];2005年

    7 张静;;中国知识界与第三次太平洋国交讨论会[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8 张静;;国民外交的一次尝试——中国代表参与太平洋国际学会之前后[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9 王建朗;;北京政府修约运动简论[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10 马铭德;;联俄抑或联孙?——孙中山与马林在桂林会见的再认识[A];“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的开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辉;[N];中国经营报;2011年

    2 耿学鹏;[N];协商新报;2006年

    3 杨小舟;[N];东方早报;2007年

    4 吴铭;[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5 招商银行外汇交易室 费文清;[N];证券时报;2006年

    6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孙勇军;[N];人民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朱周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8 实习生 秦媛娜 本报记者  秦宏;[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李中秋;[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王宸;[N];证券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景瑜;日本海军与政局变动(1922-1936)[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马建标;权威的缺失:民初外交事务的政治化(1915-1922)[D];复旦大学;2008年

    3 王雁;“山东问题”与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914-1922[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金富军;中共早期反帝理论与策略研究(1921-1925)[D];清华大学;2005年

    5 余华川;从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看中西法律制度和思想的冲突与融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微;华盛顿会议期间的中国外交分析[D];外交学院;2008年

    2 邓思敏;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国民外交(1921.6~1922.2)[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常玉红;华盛顿会议与中国山东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艳华;美国在中国的利益追求新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杜平;胶济铁路筹款赎路运动始末[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相坤;鲁案善后交涉述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戴晨丽;从均势到战争[D];吉林大学;2008年

    8 谭学飞;美国对中国关税问题政策探析(1918-1922)[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肖美贞;简析“关税特别会议”期间知识分子的关税言论[D];苏州大学;2006年

    10 陈巧;日英同盟与日本的对外扩张[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国民外交(1921.6~1922.2),,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0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40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e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