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视角:民国合作运动农民行为的历史反思

发布时间:2019-02-10 18:49
【摘要】:民国时期,由于合作运动的偏移、合作教育的不足以及农民思想的愚昧,农民以冷漠、敷衍、投机、憎恶以及偷懒等行为进行排拒,静静地消解了这场运动。目前,我国合作社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以民国合作运动为借鉴,规范合作社发展,提高农民对合作社的参与度与认同度,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ue to the devi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movement, the lack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the ignorance of the peasants' thoughts, the peasants rejected the movement with indifference, perfunctory, speculation, loathing and laziness, and quietly dispelled the movement.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s in our country. It is an urgent and realistic task to use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operation Movement as a reference, standardize the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ves and improve the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and recognition of cooperatives.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近代乡村移民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以天津和青岛为例(1928-1937)”(项目编号:13YJC770034) 青岛农业大学重点研究项目“合作社发展与农民现代化生成研究”(项目编号:6613Q07)
【分类号】:D693;K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J];社会;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雪霞;;公民维权抗争研究——以大连PX事件为案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2 叶鹏飞;;劳资冲突的风险特征和管理问题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3 岳立涛;;农民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探析——农民理性的嬗变视角[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张洪波;;弱者安全权的平衡与供给[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黄振辉;;表演式抗争:景观与挑战——基于珠江三角洲典型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10年01期

6 韩志明;;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2期

7 祝天智;;论乡村政治的张力及其调适[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8 冯耀云;;斯科特农民抗争理论的国内研究及其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9 谢艳;;征地纠纷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4期

10 时少华;;基层政府在发展社区旅游中的行为分析——以京郊M村旅游拆迁征地事件分析为例[J];商业研究;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董海军;代红娟;;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洪伟;;“以身抗争”与“以法抗争”: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社会学逻辑[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王洪伟;;“以身抗争”与“以法抗争”:当代中国底层社会抗争的两种社会学逻辑[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高红波;;草根如何集体行动:一项关于草根型意见领袖的政治传播学研究——鄂北二村的表达[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明;;选择性抗争:农民维权的一个解释性框架——基于皖北X县Y镇三位农民维权过程的比较分析[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6 谢开军;陈雅凌;;影响性诉讼中的弱者抗争及理论解读——以热点事件弱者“闹大”维权为重点的实证分析[A];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公正司法与行政法实施问题研究(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冯晓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风险与分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威;对抗边界的生产:春城名苑邻里维权与反维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彭沉雷;征地农民在职业转换中的非适应性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6 吴同;以法治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航;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社会交换[D];上海大学;2010年

8 时少华;权力结构视角下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冯耀云;冲突的持续性:S村农民与政府征地纠纷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王洁;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金刚;对农民工维权抗争的探讨[D];南京大学;2011年

2 张丽;“村落共同体”的实践逻辑与居民的非对抗性抵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肖江;土地流转下的农村养老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孔卫拿;当代中国农民抗争性表达行动结果的阐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吴冰洁;在制度与资源之间:失地农民的维权理性[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燕;有限的环境抗争[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白文静;斯科特农民日常反抗思想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刘威;“制造典型”:邻里政治实践的日常生活逻辑[D];吉林大学;2009年

9 祝丽花;乡村集体行动的产生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章再彬;基层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特吉;关注底层[J];读书;2001年08期

2 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J];读书;2002年07期

3 何艳玲;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的产生及其逻辑——对一次街区集体抗争事件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3期

4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5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年02期

6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7年05期

7 王云飞;李远行;;农民维权的尴尬——基于安徽省肥东县某镇的案例调查[J];中国改革;2007年09期

8 包利民;林志雄;;强者政治学与弱者政治学——试论政治哲学中的两种方向[J];浙江学刊;2007年04期

9 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04期

10 于建嵘;我国现阶段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仵希亮;王征兵;;民国时期合作运动的开展及其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08年03期

2 李,

本文编号:2419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419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c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