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为什么不去看雷震——与王彬彬先生商榷
[Abstract]:Zhengyi saw the article of Mr. Wang Binbin's Don't look at Zhang Taiyan and Hu Shi on Lei Zhen in the commentary of Yangzi River, which benefited a lot. This article, proceeding from the sinister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t that time, gives Lu Xun sympathy for understanding without looking at Zhang Taiyan. However, why Hu Shi did not go to see Lei Zhen, I do not agree with Mr. Wang Binbin view. In "Lu Xun's Don't look at Zhang Taiyan" and Hu Shi's "Don't look at Lei Zhen", Mr. Wang Binbin sai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麦脉;;留学生文学与新移民文学之比较[J];广西教育;2008年30期
2 高艳芳;;融会中西文化,致力传统更新——论聂华苓《三生三世》中的文化心理[J];三峡文化研究;2006年00期
3 刘勤;;在时空中穿行的树——论聂华苓《三生三世》本色书写中凸显的“真”[J];职业圈;2007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解孝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向忆秋;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艳;论20世纪中后期台湾留美作家群创作中的美国形象[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孙芳;探索和归属:聂华苓价值观的转变[D];汕头大学;2011年
3 张杨;台湾女性文学场域中的“家园情结”书写[D];郑州大学;2006年
4 黄志杰;对生命本质的执着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敏;异质文化语境下的身份书写[D];延边大学;2007年
6 刘玫;聂华苓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7年
7 骆丽;张爱玲与聂华苓后期小说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丽军;聂华苓创作的文化心态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许彩兰;在逃离与追忆中寻找[D];暨南大学;2012年
10 常慧;全球化背景下严歌苓跨文化写作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泳;怎样理解胡适[J];书屋;2000年04期
2 西尧;;为名所累的胡适[J];学理论;2001年12期
3 朱洪;“道不同,不相为谋”——瞿秋白与胡适[J];党史文汇;2001年01期
4 李文乾;毛泽东与胡适的交往[J];党史文苑;2001年05期
5 赵玉宏,印永清;评研究胡适的两本专书[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年01期
6 徐改平;胡适早期诗文创作论[J];河北学刊;2001年03期
7 张芸;胡适论[J];集宁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8 周久凤,徐明成;胡适研究中的误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张家康;;胡适的磁性人格[J];世纪;2001年06期
10 朱洪;胡适的反作伪——胡适研究三题[J];学术界;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建;;瞿秋白、鲁迅与胡适的一次交锋[A];瞿秋白的历史功绩——瞿秋白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国荣;;胡适与文学革命[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3 王法周;;胡适的新文化启蒙思想[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4 谢慧;;胡适与上海亚东图书馆[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5 蒋小波;;“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江弱水;;胡适的语文观与三十年代的反拨[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杜蒸民;;在批判中实现超越——郭沫若与胡适关系述论[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8 刘巍;;“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建立、影响与意义——胡适“但开风气不为师”的范式创新一例[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9 钟军红;;论胡适“五四”时期对“团圆”观念的否定[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10 苏育生;;胡适与梅兰芳[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傅小平;今天,我们怎样读胡适?[N];文学报;2012年
2 陈明远;胡适的经济生活[N];南方周末;2004年
3 法律学者 羽戈;为什么要读胡适?[N];中国经营报;2013年
4 张洁;胡适逸事[N];人民政协报;2001年
5 谢泳;胡适的价值[N];深圳商报;2004年
6 余岸竹;胡适先生掠影[N];团结报;2000年
7 风石堰;自由与容忍之间的胡适[N];文学报;2004年
8 龚育之;胡绳晚年论胡适(中)[N];学习时报;2002年
9 杨建民;胡适史著半部现象探析[N];团结报;2010年
10 早报记者 田波澜;“胡适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也最长久的思想家”[N];东方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光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胡适文学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东方;“五四”时期胡适的文体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光利;胡适诗学批判[D];浙江大学;2012年
5 刘岩;重读胡适[D];山东大学;2005年
6 徐希军;理想主义:胡适国际政治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国良;输出与输入[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晓生;“1917—1923”新诗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超;为大中华,,造新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汤景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文文;翻译家胡适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徐超;异域表达与胡适的民族文化观[D];安徽大学;2010年
3 余敏;胡适思想矛盾的表现与解读[D];湘潭大学;2004年
4 饶向阳;胡适方法:一种现代中国元方法的建构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冒建华;胡适“诗国革命”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郑民;胡适的演讲及演讲辞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汪寒雪;胡适国学观的渊源和冲突[D];苏州大学;2011年
8 朱洪涛;“胡适批判”中大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心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丽霞;从《竞业旬报》看胡适早年思想[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张腊丽;胡适与中国的“文学革命”(1915-1935)—胡适“文学革命”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21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42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