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干部教育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26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蓉;略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局部执政[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2 张国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动员[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陈松友;杜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疫病防治工作[J];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06期
4 朱小玲;;抗战时期共产党政治理念的更张与政治生态的改善[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5 胡金野;刘建宁;吴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禁毒成效探析[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李银涛;抗战时期党的干部工作[J];学习论坛;2005年08期
7 魏先法;党在抗战时期应对执政环境的策略[J];攀登;2005年05期
8 邵宁;白莹;;抗战时期党的政治制度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年14期
9 李里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支部研究——以山东抗日根据地为例[J];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08期
10 郭庆仕;;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关系(上)[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建新;;抗战时期的党建工作[A];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专刊[C];2005年
2 张应二;王惠英;;抗战时期中共争取苏联援助的战略设想及其实践[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3 雷河清;孙少衡;;李先念在抗战时期的军事指挥艺术[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陈晨;;抗战时期中共对美交往方式[A];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专刊[C];2005年
5 崔承现;;抗战时期中国关内地区朝鲜义勇队的抗日活动[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6 甘旭岚;;抗战时期延安民族学院的创立及其变迁[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王晓华;;英国在抗战时期对华立场及对香港问题的态度[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朱魁;;三擒汉奸胡二水[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9 程仪;;试论抗战时期鄂东地区党的建设[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10 于农;;抗战时期的豫北地方流通券[A];中州钱币——《金融理论与实践》钱币专辑(十)[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献文;抗战时期的抗战电影[N];中国艺术报;2005年
2 江汉大学 庄桂成;武汉抗战时期的“文协”[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孙兴维;抗战时期,新疆有3条国际运输线[N];解放军报;2011年
4 傅渝;抗战时期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撰稿 本报记者 杨力叶;抗战时期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N];桂林日报;2010年
6 余贤杰;抗战时期兰州的城建区划[N];兰州日报;2005年
7 记者 周波;以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为契机 推动桂林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N];桂林日报;2008年
8 宋仲福(本文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抗战时期甘肃工矿企业的发展[N];甘肃日报;2001年
9 冯都;抗战时期的中日假币大战[N];人民政协报;2000年
10 记者 匡丽娜 实习生 苏映陶;“抗战经济文物展”红岩村亮相[N];重庆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职干部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韬;南京国民政府文化建设研究(1927-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文铎;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中间势力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丽梅;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曙新;探索中的双重变奏[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思源;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7 林松柏;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王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袁敬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变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吕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国家统一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永莲;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教育政策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马大鹏;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势力的政策[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3 严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的理论与实践[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4 唐景成;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新艳;中共太行抗日根据地灾荒救治工作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任小行;抗战时期中共对儒家思想的研究与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小罗;论抗战时期中共对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统战政策[D];西北大学;2008年
8 劳开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上海情报工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先友;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经验[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宗海;抗战时期西安防空建设论述[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442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44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