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唱片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发布时间:2019-07-10 12:41
【摘要】:留声机与唱片作为记录声音的新载体,传入中国以后,很快就被中国人所理解与接受,对中国社会生活,特别是城市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唱片改变了人们的听戏方式,对于名角名段名歌的普及与都市的流行文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唱片推动了各种地方曲艺的传播与交流,丰富了都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唱片在国语与外语教学领域的使用,对教育改革有促进意义。唱片录制的内容被用于法庭的证词,增加了证词的种类,有利于司法工作的开展。唱片世界也是政治的世界,各种政治力量都注意发挥唱片的宣传功能。作为史料,唱片折射了近代城市的流行文化,也折射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众多面相。
[Abstract]:Phonograph and record, as a new carrier for recording sound, were soon understood and accepted by the Chinese people after they were introduced into China, which had a wide and complex impact on the social life of China, especially on the social life of the city. The record has changed the way people listen to the play, and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famous songs and the popular culture of the city. Records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and exchange of various local qu arts and enrich the cultural life of urban residents. The use of records in the field of Mandarin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ducational reform. The recording was used in court testimony, which increased the type of testimony and facilitated the judicial work. The record world is also a political world, and all kinds of political forces pay attention to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propaganda function of the record. As a historical material, records reflect the popular culture of modern cities, as well as many aspects of social changes in modern China.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K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佩玉;“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变迁——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在我校举行[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J];档案与史学;2002年06期

3 ;“新中国社会变迁与当代社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1期

4 渝承列;设计改造中国的科学蓝图——毛泽东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之二[J];党史文汇;2002年03期

5 杨先起;;从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透视大众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关系[J];科技信息;2009年22期

6 王家范;;中国社会变迁与辛亥革命[J];探索与争鸣;2011年08期

7 ;寻找近代中国研究的空白[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01期

8 欧德良;;断裂与脱节: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之殇(1842—1949)——近代社会变迁视野下的百年回眸与反思[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9期

9 黎永泰;十年来中国文化价值观与社会的变迁[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10 周武;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变迁散论[J];史林;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琦;;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迁与基督教发展互动关系浅析[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2 赵卿敏;;中国社会变迁和成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立彬;;崇洋心理与全盘西化思潮——20世纪上半叶社会变迁的一个侧面[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4 ;提交会议论文目录[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5 李友梅;;自主性的增长:制度与生活视野下的中国社会生活变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6 金盛华;辛志勇;宋兴川;张进辅;;心理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价值观和精神信仰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鲁振祥;;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新民主主义社会[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8 赵泉民;;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合作主义经济思潮[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9 左玉河;;2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沙莲香;;卅年改革的心理后果[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张丁;从家书看新中国社会变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2 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探求中国社会变迁的“教育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谢志强 陈 云;从“两会”热点演变看中国社会变迁大势[N];北京日报;2004年

4 郭学旺;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变迁的重大作用与影响[N];山西日报;2004年

5 孙艳桥 作者单位 03级环境工程二班;利益结构改变与中国社会变迁[N];大庆日报;2005年

6 郭学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变迁的重大作用与影响[N];山西日报;2003年

7 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 王日根;数百年的会馆,数百年的社会变迁[N];北京日报;2008年

8 陈映芳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青年”与中国社会变迁[N];长江日报;2007年

9 邱涛;探寻16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迁与历史道路[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10 记者 吴德群 徐强;中国正进入创业投资流金岁月[N];深圳特区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文睿;试论中国古代海洋管理[D];厦门大学;2007年

2 胡素萍;李佳白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D];中山大学;2006年

3 陆玉芹;庚子事变中被杀五大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兰英;教会女子大学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善根;民初宁波慈善事业的实态及其转型(1912-1937)[D];浙江大学;2005年

6 孙广勇;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欣;军阀政治与民国社会(1916—1928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晓东;社会资本视域下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黄妙婉;卫理公会与台湾社会变迁(1953-2008年)[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伟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马丹丹;家庭生活方式对婚姻关系的调适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3 李士振;当代社会变迁中的基层政治精英角色与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4 柳村;帮忙类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析[D];西北大学;2011年

5 谢绚丽;论社会信任结构与社会整合[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卢海标;广州基督教青年会的“四育”活动和国难服务述评[D];广州大学;2007年

7 吝建平;光明前的“窄门”:近代基督新教在华盲人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敏承华;一个藏人社区的穆斯林家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崔张丽;中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生态系统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吴一裕;论社会变迁中法律传统的发展[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12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12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5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