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川北柳树村村庄治理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1 17:05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川北柳树村村庄治理的历史变迁过程,展示柳树村村庄治理的特点、问题,并针对问题得出启示。为此,本文从治理的角度分析村庄政治,并设定了村庄公共权威主体的变迁、公共产品供应情况、村庄文化的培育这三项写作指标,以期分别从权力结构、公共产品和文化革新三方面探讨村庄治理这种复杂的政治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庄治理大体经历了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及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这两个历史分期。1949年—1978年这一历史时期,柳树村社会生活呈现一种国家主导、政治挂帅的状态,中央和地方党政通过政治宣传和动员成功摧毁了乡村旧有政治势力,建立起以全能型公共权威主体人民公社为基础的新政治秩序,改善了乡村公共产品供应环境。同时,在乡村展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对村民进行思想改造,从而进一步达到控制和改造乡村的目的。1978年后,全党全国工作重心开始向经济建设转移,柳树村的社会生活逐渐从政治挂帅的状态恢复到常态中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人民公社的全能型治理模式坍塌,人民公社的公共权威地位被乡政村治体系和村庄社会关联替代,村庄出现了公共权威主体多元化和村庄公共产品协力供应的趋势。这时,党在基层的宣传政策也发生了改变,从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占领农村阵地转移到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上来。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树村村庄治理历史现状的考察,本文对柳树村治理变迁过程展现出的特点做出了归纳,并且分析了当前柳树村治理存在的问题,最终从政策帮扶、农业经营体系革新、治理机制创新、干部队伍建设四方面得出如何实现良好的村治的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7;D4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J];社会学评论;2014年03期

2 徐邦友;;国家治理体系:概念、结构、方式与现代化[J];当代社科视野;2014年01期

3 陈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村庄治理及其方式演进[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4 谢伟民;李增元;;利益依赖与工具性认同: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的反思——基于四川省蒲村的实证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李增元;;乡村社区治理研究:分析范式、分析方法及研究视角的述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王盛开;孙华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政策的历史考察[J];新视野;2012年04期

7 房亚明;;回应与责任:村庄自治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建构——中国农村权力结构的制度化调整[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王习明;;村治研究的发展轨迹、学术贡献与动力机制——基于1998—2009年CSSCI检索论文的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9 张申申;;浅析我国乡村治理发展中的问题[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10 杨雪云;;一元到多元:中国取消农业税前后的乡村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宇;十年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政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2 周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利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历史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13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13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