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发布时间:2019-08-01 09:01
【摘要】: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与复兴运动的缘起,是与中国近代历史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相对于复兴的衰落是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而这种由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朽造成的衰落,在最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志士与人民对于民族复兴的思考与实践。这正如毛泽东所说:"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④这个过程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为止经历了一百多年。其
[Abstract]:The origin of the rejuvenation trend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rejuvenation move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This is because,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e declin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based on the Opium War, which was caused by the invasion of the western powers and the decay of the feudal rulers of China, which stimulated the thinking and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people and the people on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nation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s Mao Zedong said, "the process of combining imperialism with Chinese feudalism to transform China into a semi-colonial and colonial, that is, the Chinese people's resistance to imperialism and its running dogs." 4 this process went through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from 1840 to 1949. It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类号】:K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J];近代史研究;1996年02期

2 胡绳;关于撰写《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谈话[J];历史研究;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畅;耕畜借贷与农业经营——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2 陈向阳;近世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再讨论[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3 蔡晓荣;晚清中外船碰问题探论[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4 史全生;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与形成[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5 徐畅;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典当三题[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6 彭南生;饶水利;;简论1929年的《工厂法》[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7 蔡晓荣;王国平;;晚清中国商业行会对洋商的“停交”抵制活动——基于经济和法律的视角[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8 王春芳;;清末至抗战前安徽在全国稻米供需格局中的地位[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9 陶德臣;;清至民国时期茶叶消费主体的新变化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10 许德风;;论利息的法律管制——兼议私法中的社会化考量[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绍华;;再论林则徐“禁烟运动”[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唐巧天;;从埠际贸易看近代上海多功能经济中心性质——以外贸中心与工业中心发展为主[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3 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4 王方中;;1927~1937年间的中国对外贸易[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5 蒂姆·赖特;王玉茹;;变动时期的近代中国经济史学[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6 沈祖炜;;1895~1927年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7 张忠民;;1912~1913年孙中山的铁路思想与实践[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8 彭南生;;中间经济:近代手工业经济地位与作用的新阐释[A];近代中国(第十一辑)[C];2001年

9 樊卫国;;孙中山与民国时期国货运动[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10 陈争平;;不平等条约下近代关税制度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双进;中共革命下的乡村金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4 邱建立;民国时期租栈制度在苏南的动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永栋;南京国民政府中央信托局研究(193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连东;中国、印度与东南亚之间的鸦片“三角贸易”研究(1602-1917)[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晓兰;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上海大学;2011年

9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王诗成;项福库;;再论东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兼及中国近现代发展之基本经验[J];前沿;2010年08期

3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J];求是;2010年22期

4 张可荣;;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J];黑龙江史志;2010年24期

6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6期

7 何金龙;;实现民族复兴所必须坚持的科学发展道路[J];沧桑;2011年02期

8 刘庆楚;;民族复兴史上的三大历史“飞跃”[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9 张可荣;;“民族复兴”的历史内涵与当代意蕴[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张可荣;;“民族复兴”理念的时代价值[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胜;;民族复兴的问题、答案与逻辑——论新时期三大历史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下)[C];2012年

2 宋君修;;伦理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朱文华;;中华民族复兴视角下人的存在方式研究[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萧致治;;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奠基人[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5 袁银传;;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6 武建强;;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运动的内涵、实践与启示[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韦定广;;民族复兴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当代理论创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白中伟;;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中国命运[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9 白文娟;朝克;;“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10 ;后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子友(作者系武警南宁指挥学校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团结是民族复兴的需要[N];广西日报;2005年

2 记者 刘晓梅 张迎新 罗晓凤;民族复兴是青年人创业的动力[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3 本报评论员;一幅民族复兴历程的壮丽画卷[N];人民日报;2009年

4 外交学院教授 吴建民;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N];光明日报;2009年

5 马晖慧;提升民族复兴软实力的领导核心[N];湖北日报;2009年

6 加藤嘉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摆脱“弱国心态”是民族复兴的国民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刘紫荣;书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N];西部时报;2011年

8 李平;脚踏实地走好迈向伟大复兴的每一步[N];北京日报;2012年

9 季晓莉;理性客观看待“民族复兴指标”[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10 新华社记者 刘思扬 秦杰 赵承 李斌 张旭东 吴晶 徐剑梅;前进,向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娟娟;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2 李鹏;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翟明龙;清末民初民族复兴思想萌芽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杨兆贵;“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复兴思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田力;抗战时期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严志;抗日战争时期战国策派的民族复兴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任志胜;九一八后蒋介石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1931-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蔡雄;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对台政策[D];湖南大学;2008年

9 张坚强;民族文化与民族复兴[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吴春刚;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家奋斗目标表述的历史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1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21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8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