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诺节略与中法战争两个阶段的转变——从《泰晤士报》的一篇报道说起

发布时间:2019-08-27 12:11
【摘要】:1884年7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刊登一篇发自天津的报道,第一次提出福禄诺节略涂抹说。福禄诺节略是法国执行李、福《天津简明条约》的路线图,福禄诺提交李鸿章,李没有报告北京中央政府。他独自承担起应对之责,他的应对措施没有发生作用。法国强力实施路线图,向谅山进军,在北黎与中国驻军发生冲突。法国就此向清政府严重抗议,要中国赔偿、撤军,所欲不遂,武力相对,在台湾又挑起战争。李鸿章"弥缝前事,不肯任咎",对福禄诺节略进行涂抹,并蒙蔽英报记者,使其报道宣扬出去。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类号】:K25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壮强;《中法简明和约》与观音桥之战[J];学术论坛;1998年02期

2 朱亚鹏;论北黎事件的真相和责任[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3 韩琴;;陈季同与谅山事变责任交涉期间的一个细节[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4 朱亚鹏;李、福天津协议的由来、实质和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5 ;[J];;年期



本文编号:2529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29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e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