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雷在建立中国党团组织中的突出贡献

发布时间:2019-09-09 19:37
【摘要】: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主要创建者,是中国青年运动的开拓者和著名领导人之一。本文将从张太雷的生平资料、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两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他在建立党团组织上的突出贡献。
【作者单位】: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D231;K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可益,林晓群;张太雷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J];广东党史;1998年04期

2 李秀珍;张太雷创办《人民周刊》的功绩[J];广东党史;1998年04期

3 杨光发;张太雷的农民革命思想[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4 李红;论张太雷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J];党史文苑;2005年12期

5 李晖;;皖南新四军中的张太雷子女[J];江淮文史;2006年02期

6 朱净之;;瞿秋白论广州暴动及其领袖张太雷[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郝永贞;崔景贵;;张太雷青年德育思想初探[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年04期

8 毕泗生;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不可侮——斥苏修对义和团运动的恶毒攻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5年06期

9 张圻福;“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与帝国主义[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Z1期

10 朱东安 ,张海鹏 ,刘建一;应当如何看待义和团的排外主义[J];近代史研究;198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林;;侵华罪行 罄竹难书[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2 冷溶;;伟大的胜利 光辉的旗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3 ;第一部分 隆重纪念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A];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专刊[C];2005年

4 辛培林;;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5 ;第一部分 隆重纪念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向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及抗日将领或其遗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A];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专刊[C];2005年

6 刘建业;;中华民族的壮丽颂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7 桑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8 董引平;;缅怀敬爱的好大姐张明同志[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9 ;第二部分 抗战胜利[A];纪念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专刊[C];2005年

10 阮武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新;回望抗战:牢记历史的启迪[N];人民日报;2005年

2 本栏目主持人 刘正军;以史为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3 ;胡锦涛重要讲话充分表达了港澳台同胞意愿[N];人民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王尧;为了和平的纪念[N];人民日报;2005年

5 记者 叶帆;学习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座谈会在京召开[N];人民日报;2005年

6 中共四平市委党校校委、教授 苏丽华;论抗日战争精神[N];四平日报;2005年

7 记者 沙蒙;总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年[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8 赵可铭;始终高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火炬[N];人民日报;2005年

9 见习记者 迟明霞 记者 木佳;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隆重举行[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10 ;新华社集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教军章;中国近代国民性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阈及其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胡素萍;李佳白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D];中山大学;2006年

3 路鹏程;晚清言论自由思想的肇始与演变(1833-1911)[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雷家军;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鲍伯丰;马克思主义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文化的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尚金州;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与东北抗日联军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陈建新;《大公报》与抗战宣传[D];浙江大学;2006年

8 马建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军事合作(1937—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傅静;意识形态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清玉;日本侵华期间对中国的文化侵略论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孙德林;人民战争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永玲;1923年抵制日货运动考察[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鲍惠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日军俘虏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伟;1947-1948年间中美关系中的民众及其与政府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史涛;《新青年》出场的历史资源探析[D];西北大学;2008年

7 邹丽慧;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民族主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万月梅;南浔会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涛;豫陕境内军队匪化研究(1916-1928)[D];扬州大学;2007年

10 睢萌萌;晚清中英鸦片税厘纷争探略[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3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33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6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