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胶济铁路沿线市镇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6 12:10
【摘要】:便利的交通运输带来了市镇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可见交通运输对市镇发展的重要性。胶济铁路是山东省第一条新式商路,其快速便捷的运输带动沿线农村商业的发展,促使东部区成为山东省最有活力的经济重心,引起山东经济区域中心的转移。胶济铁路的修建与沿线农村的自然经济、物产资源有密切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铁路的修建促进了沿线城市与乡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因铁路而兴的市镇成为铁路对乡村经济影响的见证物。随着胶济铁路的开通沿线市镇数量增多,市镇商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密集分布的市镇形成一个经济区,区域内市镇既有差异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网络结构。与此同时,市镇在互动中引起乡村社会变迁。本文共分三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第一章,主要考察胶济铁路修建前农村集市的发展情况。任何事物的快速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同样近代市镇的发展也是建立在之前乡村集市的基础之上。胶济铁路开通前,交通不便,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集市数量少,集市未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这些市镇的发展虽不成熟,但这些集市为胶济铁路开通后市镇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这些市镇因铁路的开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较少部分衰落,更多市镇因铁路开通商业迅速发展。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第二、第三章,主要论述胶济铁路开通后大量市镇崛起,铁路沿线密集分布的市镇形成了紧密相连较完善的网络结构。随着市镇的发展,不同区域的市镇在市镇发展类型、发展趋势、分布密度上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进而分析指出市镇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及地方能人的努力等因素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同时,区域化差异与市镇的互动有密切关系。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的差异及农副生产的区域化加剧区域经济内市镇间的竞争与合作,同时铁路沿线其他交通方式与铁路的竞争与合作对沿线市镇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可见,铁路沿线市镇的发展呈现了多种运输方式间的互动、市镇间互动的复杂关系。 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四章,主要论述市镇的发展不仅带来乡村社会生活的变化,还引起市镇新的社会组织、金融机构的设置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总体而言农村社会呈现出由传统向近代的变迁。这些社会组织、金融、信息机构的设置、新的社会观念既是商品经济发展表现,同时又为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 综上所述,自胶济铁路开通后沿线市镇分布密集,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网络体系,网络体系内的各区域间既有鲜明的区域差异又有紧密的商业来往。同时,胶济铁路沿线不同区位间有其他的交通方式与铁路展开竞争与合作,各种交通方式间的互动加剧了市镇发展的区域差异。当然,市镇是乡村与城市的中介,市镇的经济发展促进市镇商会、金融、通信设施的设立,这些基础设施与市镇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秀;贵州市镇发展的思路和建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卢英振;;几经浮沉话鹿角[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张学见;;胶济铁路及其沿线煤炭产销(1920—1937)[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04期

4 萧放;试论明清时期江西四大工商市镇发展的特点[J];九江师专学报;1990年02期

5 李炎;徐适端;;明代市镇纺织业及其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6 邵甬;辜元;;胶济铁路沿线近代矿业资源型城镇的历史研究[J];中国名城;2010年04期

7 江沛;徐倩倩;;港口、铁路与近代青岛城市变动:1898-1937[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8 周秀慧;王双全;;沿胶济铁路经济带城市化发展优势、问题及战略构想[J];人文地理;2006年01期

9 杨f;;陆游“镜湖诗”中的江南市镇[J];孝感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姚培锋;陈国灿;裘珂雁;;南宋绍兴地区的市镇与农村经济[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开然;;台湾传统市镇在近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变迁——以台湾新竹市为例[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二)[C];2000年

2 任道斌;;试论明代杭嘉湖平原市镇的发展[A];明史研究论丛(第四辑)[C];1991年

3 姚士谋;朱振国;;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新模式[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孙新兴;;日本侵占青岛时期殖民主义教育概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5 吴滔;;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汉景泰;;雨中登泰山[A];纪念刘东生院士[C];2009年

7 陈金武;;在城市化中进行农地重整[A];92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8 胡伟平;王永梅;;广佛都市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演变特征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黄建中;陈志端;;香港新市镇:新世纪的再审视[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罗海明;张媛明;;借鉴与思考:新加坡新市镇规划、建设、管理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胜一 段吉良;社会资金唱大戏[N];农民日报;2003年

2 王玉芬;省督导组来淄检查迎奥运铁路沿线环境整治[N];淄博日报;2008年

3 周荣顺邋王厚群;省环境综合整治督导组来我市检查工作[N];淄博日报;2008年

4 ;市县同心 小市镇发展添活力[N];本溪日报;2008年

5 曹湘黔;乡村吹来甜蜜的风[N];自贡日报;2007年

6 特约记者 陈启平;搭起致富金桥[N];自贡日报;2007年

7 特约记者 刘健平邋通讯员 徐俊;小黄豆 大产业[N];咸宁日报;2007年

8 ;山东半岛城市群 比肩珠三角和长三角[N];青岛日报;2005年

9 记者 陈峰华邋通讯员 顾成庆;市域内所有镇获“特别待遇”[N];嘉兴日报;2007年

10 孙志恒 赵刚;实施规划,促进山东信息产业由大变强[N];中国电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春芳;稻米流通与近代安徽地方社会(187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燕;抗战前胶济铁路沿线市镇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竺暨元;太湖以东地区“因寺成镇”现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叶纯亮;明清大闽江口区域市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蔡利;唐宋时期四川盆地市镇的居民结构和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承舜;清代珠江三角洲市镇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黄卫芳;从百年下沙看城市文化辐射功能[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7 刘红光;明中叶至清代“贾沙颍三河流域”市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谷永强;河道变迁与转运型市镇的兴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潘中祥;近代江南市镇权力中心的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德张;宋元时期澉浦镇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36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36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c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