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陈云党建思想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231;K26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国亮;从两个“伟大的工程”看陈云的党建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孙前梅;;陈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与实践的刚柔性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仝华;中国共产党关于保持党员先进性要求的历史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艾洪庆;陈云党史观刍议[J];北京党史;2005年04期
5 陈松友,刘辉;陈云关于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4期
6 王锐;;论陈云的学习型政党建设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1年04期
7 耿春亮;;论陈云党建思想的科学体系[J];长江论坛;2006年03期
8 王白璐;王越芬;刘硕;;建设学习型社区的路径探究[J];成人教育;2011年10期
9 朱佳木;陈云从延安时代开始一直倡导的四个主张——为纪念陈云诞辰98周年而作[J];党的文献;2003年03期
10 杨肖;;陈云对新时期党的纪检工作的理论贡献[J];党史文苑;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忠杰;;陈云党建思想的理论贡献[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2 欧阳淞;;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卓越探索者——学习陈云同志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3 左宪民;;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学习陈云关于执政党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民生;;掌握唯物辩证法 提高选人用人工作水平——学习陈云同志干部选拔任用观的几点体会[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忠杰;;陈云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研究述评[A];陈云研究述评(上册)[C];2004年
6 李忠杰;;陈云对邓小平理论的贡献[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邵景均;;陈云执政思想及其教益[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5年
8 宋俭;丁俊萍;;论新时期陈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理论特色[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5年
9 《中国监察》编辑部课题组;王社民;;执政党的党风事关党的生死存亡——浅论陈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5年
10 石国亮;;对陈云关于党风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韩文君;陈云党建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唐政;新中国建立以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程及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耀宏;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理论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刘新力;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制度与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宋福范;执政条件下党的先进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王保庆;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郑海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毛劲歌;毛泽东邓小平行政决策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10 朱庆跃;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政治体系构建的历史实践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中国共产党党建主线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宿秀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鲁婷;论陈云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保同;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经验和路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麻书涛;抗战时期党的学习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6 任武娟;试论陈云的党的建设思想及现代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殷大伟;试论延安时期我党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实践和现实启示[D];延安大学;2011年
8 仇志芬;20世纪80年代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敏;陈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童庆平;新时期陈云党的建设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40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40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