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1945年陕甘宁边区模范村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7 21:38
【摘要】: 1942-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模范村建设,是边区农村建设的新探索和“亮点”。本文考察了边区模范村建设的缘由和发展状况,考察了边区第一个模范村——吴家枣园,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边区模范村建设的类型多样化,不光重视创建生产模范村,同样重视教育、卫生等模范村的创建,营造边区农村生活的新面貌;同时考察了边区模范村的建设特色:以政治启蒙为主导,提高边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竞赛为号召,推动边区各项工作的开展,以组织变工为手段,凸显劳动力资源的整合优势,以劳动模范为榜样,突出劳动英雄的示范作用,以干群关系融洽为主导,发挥优秀村干部的领导作用,以树立新风尚为目标,改造落后的乡村社会风气;而模范村建设中累积的丰富经验,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黄正林,文月琴;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对乡村社会问题的治理[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黄正林;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变迁[J];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03期

3 黄正林;;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的乡村社会改造[J];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02期

4 雷甲平;;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主要社会问题及其治理[J];抗日战争研究;2009年01期

5 刘建华;汪新栋;;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创建模范村的经验及启示[J];农业考古;2007年06期

6 赵刚印;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背景及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王信芳;王志军;;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义仓建设[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8 张秀丽;简评陕甘宁边区妇女运动的历史地位[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刘艳萍;杨延虎;;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及其启示[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本文编号:2542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42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3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