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科技教育的现代转换
【作者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社科部;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322;K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翁飞;吴汝纶与京师大学堂[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王青花;;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崛起的动因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徐希军;1928-1937:国民党在大学推行党义教育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刘海军;;国民政府战时公费教育制的创立及其成效[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5 阳光宁;;民国时期学校社会科教育的特点与启示[J];安顺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周涛;清末民初中国银行业中的近代化因素[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王华倬;论民国时期(1927-1949年)我国体育课程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其历史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8 王建辉;近代出版与近代教育[J];编辑之友;2001年06期
9 杨琳;肖东发;;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的出版及历史意义[J];出版科学;2012年02期
10 刘凌峰;“虚君共和”与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思想[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杜成宪;;新文化运动与现代中国教育观念的变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翟广顺;;陶行知与毛泽东:历史的机缘和邂逅——纪念陶行知逝世60周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管弦;;国民党统治时期高校分布的演变及原因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胡振京;;日军大轰炸中的重庆教育摭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5 陈丽;;清末民初乡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启示[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艳玲;民国时期中国职业指导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8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斯义;创新型学校内涵式发展四维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博实;林传甲与黑龙江近代教育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佳佳;民国时期我国自编初中英语教科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家惠;国民政府时期青岛慈善事业研究(1929-1937)[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张静;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江西义教(国教)经费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婷婷;西风东渐与都市主流服饰文化变迁(1898-1927)[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正岚;民国体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吴嗣勇;战争岁月里的文化生命[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徐晶晶;抗战时期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菊平;;论洋务运动时期的科技教育[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余冬意;;面向未来,关爱人文——新形势下对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再认识[J];新课程(下);2011年02期
3 杜书瀛,畅广元;文艺学研究的一次盛会——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讨会“跋”[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古代传统与现代转换[J];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02期
5 蔡镇楚;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与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J];阴山学刊;2001年01期
6 赵玉;;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一个误导性命题——对十年来“转换”讨论的冷思考[J];求索;2005年12期
7 朱庆跃;;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J];桂海论丛;2006年05期
8 田忠辉;;现代性视域下古代文论研究的成绩与问题——20世纪90年代古代文论研究反思之一[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9 谭志云;赵德兴;;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问题——以南京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10 岳甜甜;;论改革开放以来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J];魅力中国;200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才方;;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范式的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罗毅;;初探“探究式学习”的另一种实现方式[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形成科技特色教育[A];金华市科普示范学校经验汇编[C];2004年
4 程雄;;科技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再认识[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5 俞惊鸿;;汲人文之精神育创新之人才——在小学科技教育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初探[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6 陶晓燕;;信心·进取心·社会责任心——谈普通中学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德育功能[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7 金田则;;创新能使学校科技教育活动五大板快更具活力[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8 梅汝莉;李生荣;;先秦儒家与科技教育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郑思晨;;初探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10 陆赵华;;开展设境导学模式 发展科技教育内涵——学校科技教育模式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运华;高校须走人文与科技教育交融之路[N];光明日报;2003年
2 余小乔邋胡福凌;禹会区青少年科技教育结硕果[N];蚌埠日报;2008年
3 周兆军;中国打造“科普淘宝网”向全国青少年送科普资源[N];中华新闻报;2009年
4 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屈强;现阶段制约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因素[N];四川科技报;2001年
5 卢文;树立“精品教育”品牌效应[N];上海科技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田宏杰;发展科技教育 壮大人才队伍[N];开封日报;2010年
7 杨承训;大力实施“全民科技教育工程”[N];光明日报;2000年
8 沈昌清;咸安设立科技教育试点[N];咸宁日报;2008年
9 吴顺天;开展理论研讨 打造活力协会[N];福建科技报;2009年
10 记者 孙玲;众人拾柴引发“共振效应”[N];上海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颜;唐代科技与世界文明[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孟祥林;美、德风险投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李太平;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4 刘志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山东大学;2007年
5 宋向红;论“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D];厦门大学;2008年
6 高志良;19世纪中后期英国科技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闫月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进程[D];暨南大学;2002年
8 林坚;论科技传播中的信息选择[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9 严金东;自得: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个案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程镇海;对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力伟;上海市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组织实施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英;《论在幼师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科技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艳杰;中学化学教学中落实科技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杰;清末民初科技教育初探[D];中南大学;2003年
5 罗文军;诗歌意象现代转换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叶维伟;农民科技教育服务组织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7 罗晶;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及其现代转换[D];中南大学;2007年
8 张月凤;论孔子义利观的现代转换[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9 闫蕾;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参与[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莫慧莉;传统孝道在家庭美德建设中的价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2550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5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