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研究(1919-1927)

发布时间:2020-03-09 19:59
【摘要】: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在传播的过程中完成的,在河南的传播过程中,通过传播者的努力,实现不同目标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形式。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过程中,不断与河南传统文化相融合,创新了传播的形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对基本史料进行辨识和整理的基础上,对1919—1927年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共四个部分: 第一,绪论,首先阐述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分析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的经验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得出本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对马克思主义传入河南前的场域背景进行总结。由交通场域的变化所引起的经济、思想文化场域的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必然条件。 第三,分析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模式。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模式多样,主要有人际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模式和互动传播模式等。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加深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程度。第四,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具体历史进程的梳理,总结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对具体史料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对学术界很少关注的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在分期、特点等方面实现了关于本研究领域“从无到有”的突破;在背景、意义等方面实现了“从弱到强”的提升。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河南地区的夏文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2期

2 王静;;明末河南蝗灾的特点[J];考试周刊;2008年10期

3 李之;冯光廉;;坚决保卫马克思主义文艺路线——批判田仲济教授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59年01期

4 顾锦屏;《列宁选集》简介[J];哲学研究;1960年Z1期

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毛主席关于学习外语的部分论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7年01期

6 王荫庭;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学说的重大贡献[J];哲学研究;1980年10期

7 周原冰;;关于“医德学”的一封信[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81年04期

8 鲁家果 ,刘长久;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讨论会的情况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01期

9 王贵书;马克思主义和早期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若干历史情况[J];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S1期

10 夏甄陶;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教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英;;弘扬延安精神 增强“问题意识”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方诗铭;刘修明;;“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坚持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郭沫若的正确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3 姜佑福;;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看当代中国“理论创新”的主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董瑞华;;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黄书进;史国枫;;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发展[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6 赵会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开展钱币研究工作[A];中国钱币论文集[C];1985年

7 邹昆辉;;建国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许兴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的历史使命[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柄;;毛泽东的《讲话》——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与文艺理论的完美交融[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董瑞华;胡德平;;中国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视野——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公共经济学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拴乾;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篇章[N];新疆日报(汉);2001年

2 西安市委常委 杨殿钟;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重要文献[N];陕西日报;2007年

3 曹宣;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N];潮州日报;2007年

4 连小芳邋王健;纲领性文件带领中华民族阔步前进[N];宁夏日报;2007年

5 中共常德市委常委、秘书长 刘明;实践是个大问题[N];常德日报;2009年

6 奚广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人”的时代高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阮直;经典的阅读[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8 陇东学院 高新民;试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实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关系[N];陇东报;2011年

9 实习生 王姣玲;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的生长点[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政治学所 王一程;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保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陈爱萍;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童贤成;论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整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连;胡绳与马克思主义[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演进规律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茜;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先进文化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志勇;人与制度的哲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9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杨宏伟;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炜;推动农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0年

2 郭栋;在新的历史时期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方向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3 杨宇晓;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4 詹乐;我国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李双套;伊格尔顿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以及启示[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俊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的丰富和发展[D];西华大学;2011年

7 宿秀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舒平洋;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袁启文;论马克思人权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鲍福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评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5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85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0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