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董生正宋儒:朱一新品析《新学伪经考》旨趣

发布时间:2020-03-12 13:03
【摘要】: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树立今文排弃古文,引起较长时段内的连续反响。其中,朱一新之品评,始于该书刊刻之前,是考察相关问题之起点。今人多从今古、汉宋、中西、新旧等两分立场研判朱一新,不仅不得其意,也同时将康、朱二氏学问看小。朱一新之品析,立足于康有为立说之逻辑,抉发康氏"以己意治经"之运思:通过组织刘歆遍伪群经之证据,锻炼今文与今文、古文与古文同条共贯之说,以此构筑以《公羊》义统辖群经之论,便于将汉儒《公羊》学极具当时苦心之素王改制义(只可还于汉儒)发挥为群经之"微言大义"。不仅显现康氏驾越宋儒《四书》义之野心,"以董生正宋儒",更有创新义理之隐微,甚至略有突破君臣之分的嫌疑。此为此番"争议"之本事及立意,亦可借此参观康有为立说之旨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吉奎;;因政见不同而影响私交的近代典型——康有为梁鼎芬关系索隐[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江中孝;;19世纪90年代初期岭南学术界的一次思想交锋——以朱一新和康有为对《新学伪经考》的论辩为中心[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3 陈占标;《新学伪经考》初刊年月考[J];近代史研究;1989年01期

4 吴仰湘;;朱一新、康有为辩论《新学伪经考》若干史实考——基于被人遗忘的康氏两札所作的研究[J];文史哲;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天根;;晚清域外报刊与无政府主义学理的媒介镜像——以《天义》及《新世纪》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卢毅;;后五四时代部分北大师生的非政治倾向[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3 洪修平;隋思喜;;从国学内涵的演变谈《儒藏》的编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周建刚;;章学诚的语言哲学观[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杨辉;;春秋时期礼、乐的分流倾向与“移风易俗”[J];船山学刊;2009年04期

6 卢毅;;试析章门弟子的内部分化[J];东方论坛;2007年06期

7 张春香;;章太炎人性论的三个层次[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8 马勇;;李燮和与上海光复[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曾光;;康有为的落寞与近代中国的政治理性主义[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江中孝;;19世纪90年代初期岭南学术界的一次思想交锋——以朱一新和康有为对《新学伪经考》的论辩为中心[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蔡志栋;;“恢廓民权”的尝试——试论章太炎对直接民主的探索[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2 乐爱国;;论朱一新对程朱理学的推崇[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学继;;探索体国经野之方略——110年来有关我国一级政区改革方案评议[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4 段晓华;畅洪f;钱超尘;张其成;;章太炎医学思想师承渊源[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巍;;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6 张昭军;;新思潮冲击下的晚清程朱理学[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6 彭春凌;儒教转型与文化新命[D];北京大学;2011年

7 杨晓娟;新闻舆论与民初政局[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卢敦基;李慈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李婧;黄侃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艺梅;梁鼎芬文学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崣思木;《太平御壗》引《姫文》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开普;晚清民国学界师徒关系之守与变[D];北京大学;2011年

4 张斌妮;刘向《说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傅,

本文编号:2586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86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6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