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列强在华“合作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4 05:39
【摘要】:“合作政策”是19世纪60年代在华西方列强提出的政策,结束于70年代中后期。该政策内容主要有两点,一为西方列强在华扩张问题上的相互合作;一为西方列强与清政府之间的合作。人类历史步入近代以后,资本的世界性扩张已经成为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资本扩张有强力的侵略性扩张与和平的互利性扩张两种方式。而列强对华的资本扩张则正是这两种方式的交互使用。西方列强用“炮舰政策”打开中国的门户后,需要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同时还需要一个适应资本主义扩张的游戏规则。在此情况下,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明确提出了“合作政策”。而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打击的清政府,也急需要列强的支持和合作来稳定其摇摇欲坠的统治。故此,研究“合作政策”,对认识列强与晚清政府的关系,对认识晚清近代化以及中国社会从闭关走向开放的历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鉴于目前学术界对“合作政策”研究已有的成果与不足,在发掘和运用大量中外文资料的基础上,文章着重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一、“合作政策”实行的原因。该政策产生是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是列强内部缓和尖锐矛盾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外交往发展的自然结果;而在清政府方面,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其对列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其中央政府内部权力的变动也使“合作政策”的实行成为可能。二、文章对“合作政策”的出台过程及内容进行了阐释说明,并对该政策的初步实施进行了概括。三、文章详细叙述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使团——蒲安臣使团的出使,而《蒲安臣条约》的签订及使团在英国得到的政府保证则标志着“合作政策”在此时达到了高潮。四、“合作政策”结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但其消亡并非一朝一夕之事,1869年中英修约事件,合作政策就已经开始出现危机,而天津教案、马嘉理案的发生则加速了该政策的失败。五、“合作政策”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列强因素来讲,主要是由于此时资本主义列强正向帝国主义国家过渡,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矛盾日益尖锐;同时,在华外商一直对其各自政府的对华态度不满,反对合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56
本文编号:2597884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56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磊;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列强在华“合作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俊杰;晚清民夷冲突探析(1842-1900)[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97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59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