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史可法民族英雄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11:10
【摘要】:史可法是南明史上少数颇具偶像魅力的历史人物。自他身故后,其悲壮的抗清事迹不但没有随着时光的消逝而遭人遗忘,反因官方和民间的推崇与讴歌广为流传,并一再为史家所书写。在官方层面:为巩固统治,清执政者对史可法极尽褒扬,通过追谥、祭拜、整理文字等方式表达对史氏的崇敬。民间士人出于对史可法的景仰和怀念,以弘扬忠义、感化时人为己任,大肆刻画史可法的圣贤形象,其方式包括著书立传、考证事迹、编写年谱、写诗作词和建祠祭祀等。故在官、民双方的联合作用下,史可法的忠臣义士形象被树立起来。至清末,革命派因“革命排满”需要,选取汗青上部分忠义楷模,加以重新阐发,史可法成为被建构的对象,推崇为“革命先驱”。“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为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御侮强国,史可法的形象被再次加工,推之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本文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阐述晚清抗战前史可法形象的塑造。清廷官方通过褒扬、追谥、建祠祭祀等活动,提高和稳固史氏的地位;而民间士人通过传记、诗词、修墓建祠等活动积极参与到史氏形象的塑造中来,其中扬州人士是主要的推动力量。至清末民国前期,革命派与立宪派以各自利益出发,从民族性与时代性两方面对史可法进行诠释。北洋政府前后史可法形象的塑造,此时主要是从教科书、文艺作品等方面进行疏解。第二章论述抗战时期史可法民族英雄形象的建构。第三章论述在抗战时期对史可法的宣传,社会各界从历史写作、文艺创作、祭祀活动、仪式展演等方面对史可法形象进行诠释。第四章叙述抗战时期民族英雄诠释的社会功效,欲通过上述宣传民族英雄及事迹的方式来增强国家认同感,培育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军;;国家形象研究的学术谱系与历史困境[J];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02期

2 刘义昆;杨兆祥;;面向新时代的国家形象研究:现状、不足与展望[J];中国出版;2017年22期

3 孔庆新;平睿其;;女大学生网络媒介形象研究[J];新闻战线;2016年20期

4 张文晖;;互联网传播视角的重庆旅游形象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08期

5 黄佩然;;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研究概述[J];北极光;2018年12期

6 唐亚薇;;滕肖澜笔下的上海外来媳妇形象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7年02期

7 邴馨蕾;;中国古代文学狐神形象研究[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6年10期

8 赵晶晶;刘本锋;;塑造现代南昌城市形象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年09期

9 吴亚玲;;日剧中“魔女”的形象研究[J];知音励志;2017年03期

10 陈韬;;做提升“软实力”的智库 首家中国形象研究中心落户上海交大[J];上海教育;2016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伟;;现代旅游产业形象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2 翁捷;肖焕禹;;体育报纸摄影图片人物性别形象研究——以全国5家体育报纸为例[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15年

3 李蕙;;沈阳故宫旅游形象研究[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4 刘菁;谭善琦;贾卉;;基于语料库的中外“进博会”报道中的上海形象研究[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八卷)[C];2019年

5 易红发;肖明;周楠;;大学生微博的自我表露与自我期望形象研究——基于印象管理论的SEM实证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6 徐明君;;沈阳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形象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易红发;肖明;彭继春;寇娇;;Twitter英文用户眼中的中国(2006-2013)——基于主题建模和情感分析的探索[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董军;;中国形象研究的现实困境与未来走向[A];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第I辑)——基础与拓展[C];2015年

9 聂艳梅;;欧美城市形象传播领域的研究进展及观点综述[A];都市文化研究(第14辑)——城市精神:一种生态世界观[C];2016年

10 刘斌;杜婕;;北京奥运战略与国家形象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省新型专业智库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心 蔡青竹;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李玉 查建国;探索国家形象研究新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3 国社科院外文所副研究员 叶隽;多维视阈下的西方中国形象研究[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孙霞云 潘明 周燕华;塑造[N];中国国门时报;2012年

5 孙霞云 潘明 周燕华;塑造新形象[N];中国质量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陈菁霞;以思想的方式抗拒中国“被他者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钱林森;天朝何遥远[N];文艺报;2007年

8 记者 施晓义;浙商应当是“责”商[N];浙江日报;2012年

9 孙霞云 潘明 周燕华;加强形象建设 提升质检形象[N];中国质量报;2012年

10 沈影 四川大学政治学院;俄罗斯区域媒体看中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晋晋;图像与符号[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希鑫;阿成小说的北疆流寓者形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9年

2 吴丽敏;《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第二编 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3 王群;《史记》张汤形象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4 冯宇婷;《西游记》中猪八戒形象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5 李雪斌;《三博士来朝》中的艺术家形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6 李凯;新时代西方主要媒体眼中的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7 孙富冉;晚清明太祖形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8 潘爱玲;新世纪中国大陆犯罪片中的反面人物形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9 魏峰峰;国产大女主剧的女性形象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10 袁文珂;国产影视剧中汉奸形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11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11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4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