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长芦盐的掠夺与食盐统制配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05:55
【摘要】: 对盐的掠夺是日本对华北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方面。盐,不仅为人体生理上的必需品,而且早已广泛应用于工业部门及农牧渔业等领域之中。同时,盐可以直接提制出可用于化学武器、火药制造的氯气、芒硝等,是军事工业的重要原料。因此,在侵华战争中,成为日本大肆掠夺的四大主要原料(煤、生铁及铁矿石、盐、原棉)之一。 中国盐资源分布极为丰富,产盐地区也很广泛。按其来源可分为六种:海盐、石盐、井盐、池盐、土盐、膏盐,其中以海盐分布最广。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海盐产区自北而南依次是辽东、长芦、山东、两淮、两浙、福建、两广,共七个盐区。其中津东的长芦盐区是关内最大的,年产量达1000万担。 作为中国最大的盐场之一,华北长芦盐早就为日本所垂涎已久,在全面侵华之前就有芦盐输日之举。华北沦陷后,其掠夺芦盐的野心得以实现。为了大量掠夺芦盐,日本采取了两方面手段,一方面,整理旧盐田,广辟新盐田,加大对盐民的剥削;另一方面,对华北沦陷区进行食盐统制配给,限制居民消费量,防止食盐流入根据地。为达此目的,日本动用了一切军事及经济力量,华北派遣军、宪兵队、特务机关及国内资本相互配合,还注意利用华北伪政权、旧有盐务组织及制度为其侵略利益服务。 日本对长芦盐的掠夺是华北盐业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广大盐民遭受残酷的压榨,挣扎在死亡的边缘,被迫进行反抗。日本在华北的食盐统制配给制度,使得沦陷区的居民身受其害,饱尝淡食之苦或被迫食用私盐。即使是旧盐商也受到日寇的压榨,在日伪统治后期濒于破产的边缘。日寇统治下的华北盐务机关腐败不堪,各种配给组织异常黑暗,盐务制度遭到破坏。 对华北盐业的掠夺是日本对华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有许多专著对此进行了论述,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长期以来人们只关注到日本直接的掠夺——芦盐输日这一问题,而对其采用的间接的掠夺手段,即食盐的统制配给缺乏专门研究,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本文力图贴补这一空白,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述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65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吉朋辉;;民国政府废除长芦专商引岸制述论[J];盐业史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毕昱文;1912-1928年长芦盐区缉私武装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宏宇;塘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探究[D];天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5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25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3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