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的都市计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7 16:15
【摘要】: 青岛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既取决于天赋的客观条件,又和其特殊的历史境遇紧密相关。它的发展历程代表了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特殊类型,在中国近现代城市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青岛城市史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从研究所选取的时间段上看,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897年到抗日战争之前以及建国后这两个时期,对有关1938—1945年日本第二次占领时期的青岛城市定位和城市规划研究比较缺乏。这种研究现状对于从整体上把握青岛的城市发展史无疑是一种缺憾。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有关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都市计划的日文文献比较丰富并相对完整,代表了1938—1945年日本对青岛及其腹地的规划思路和实践。发掘这些史料,研究这一论题,对复原日本侵华时期对青岛城市的“开发”思想,揭露日本侵略青岛、山东、华北乃至全中国的野心,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将部分弥补青岛城市史研究的空白。 本文所运用的史料以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的日文一手资料为主,其中主要资料以往尚未被注意,同时,兼及其他相关资料。这其中有对青岛及周边地区的调查报告《青岛港及其背后地经济事情》(1940年),有体现具体交通规划和措施的《以青岛为中心的交通对策》(1938年)和体现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思想的《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母市计划设定纲要》(1941年),也有回顾日本占领时期对山东及华北“开发”战略的《日本人的山东开发计划》(1947年),此外,还有和日本侵华机构兴亚院及青岛日本商工会议所的有关资料、档案等。本文综合运用了图表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量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这些史料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区域规划学、城市规划学理论对具体的规划措施进行了阐述。尝试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新的史料,复原了日本“开发”青岛及腹地的战略,揭示了一系列计划的特征和目的。 在青岛城市发展史上,德占时期及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规划和建设,奠定了城市的基本面貌,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越。与此不同,日本在第二次占领时期提出的都市计划随着战争结束而流产。除了在港口的部分扩建和城市道路小范围修建等几个方面得到部分阶段性实现外,其他的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措施实施非常有限,使得后来青岛的城市格局没有受到这一时期都市计划的太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解读和分析,论述了日本对青岛及华北的认识和定位以及“青岛中心论”的形成,对这个“纸上的城市”进行了典型实例的剖析,并从区域规划学、城市规划学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复原了这一时期青岛城市空间布局和外部交通的规划情况。同时,深刻揭露了日本在制定计划过程中掠夺青岛、山东、乃至整个华北资源的侵略意图,指出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的都市计划虽然有少部分符合现代规划学的理论的成分,但是一系列措施片面突出了青岛城市的交通功能,既不可能在计划中体现城市发展的长期性、可持续性,也不可能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其根本出发点是掠夺青岛及其腹地的资源。规划实施的最终目的就是将青岛纳入日本的殖民经济体系之中,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服务。
【图文】:
资 2930 万马克,共建成小港、大港 4 座码头和船渠港及 条专用铁路线,一个现代化的港口终于成形。同时兴建与济铁路于 1899 年动工,1904 年全线通车,包括青岛至济全线长 436.39km。从此,山东境内的进出口货物主要通过0 年德国人在港口与铁路的位置确定之后,德国人选择靠平坦地区作为市区的主要选址,为青岛制定了市区规划。自然条件,按照欧洲式城镇模式进行设计,将青岛市区分台东镇和台西镇四个分区。这四个分区按照社会阶层来划人区和欧人区,实行“华洋分治”,体现了青岛的殖民地青岛规划,城市与港口和铁路紧密联系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地形特征,山、海、城和谐相依改变了这个地区的自然面特色。德占时期形成的最初的城市布局成为此后青岛城市
青岛市街及附近交通明细图(局部)。资料来源:青岛地图通鉴》,,2002 年,第 76 页。).4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青岛城市的全面发展民者投资建设城市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利益,而不是真,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因此,多年来外来的投资与以能产生效益的物质设施建设为主。在 1922 年青岛市区已俨然一现代都市,但广大的乡间还是一幅落后还保留着中国传统农村的形式。到 1929 年南京国境趋于平稳,加上城市决策者大力推动,青岛的城市展之路。到 1931 年沈鸿烈就任青岛市市长后,落后青岛历史上全面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65.6
本文编号:2631057
【图文】:
资 2930 万马克,共建成小港、大港 4 座码头和船渠港及 条专用铁路线,一个现代化的港口终于成形。同时兴建与济铁路于 1899 年动工,1904 年全线通车,包括青岛至济全线长 436.39km。从此,山东境内的进出口货物主要通过0 年德国人在港口与铁路的位置确定之后,德国人选择靠平坦地区作为市区的主要选址,为青岛制定了市区规划。自然条件,按照欧洲式城镇模式进行设计,将青岛市区分台东镇和台西镇四个分区。这四个分区按照社会阶层来划人区和欧人区,实行“华洋分治”,体现了青岛的殖民地青岛规划,城市与港口和铁路紧密联系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地形特征,山、海、城和谐相依改变了这个地区的自然面特色。德占时期形成的最初的城市布局成为此后青岛城市
青岛市街及附近交通明细图(局部)。资料来源:青岛地图通鉴》,,2002 年,第 76 页。).4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青岛城市的全面发展民者投资建设城市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利益,而不是真,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因此,多年来外来的投资与以能产生效益的物质设施建设为主。在 1922 年青岛市区已俨然一现代都市,但广大的乡间还是一幅落后还保留着中国传统农村的形式。到 1929 年南京国境趋于平稳,加上城市决策者大力推动,青岛的城市展之路。到 1931 年沈鸿烈就任青岛市市长后,落后青岛历史上全面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65.6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春玲;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佳慧;近代青岛市民心态研究(1898-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由之;传承·更新[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1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3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