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国家结构形式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0-04-18 20:41
【摘要】: 中华民国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宣告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终结和民主共和国的建立。联邦制在清末开始萌芽,孙中山及梁启超等人对联邦制国家结构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联邦制思想广为传播,在这种情况下,联邦建国成为社会各界的一致目标。 武昌起义以后,在地方分权思想的作用下,独立各省派代表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具有浓厚的联邦制特征。袁世凯时期,加强中央集权,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并复辟帝制,单一制国家结构最终确立。 民国初年国家结构形式的演变——它从晚清单一制中央集权下革命,成立了以独立各省为主导的中华民国中央临时政府,由于没有成文宪法的规范,中央与各省的权利义务关系极不明确,中央临时政府孱弱,地方政府却有很大的权力,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显现出联邦制的萌芽。这种萌芽由于没有合适的政治土壤,很快就失去了生命力,被袁世凯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所代替。但是,由于袁世凯北洋政府没有很好的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导致了民国初期各省军阀独霸一方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孙中山在革命中吸取了民国初年国家结构变化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地方自治的分权理论,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 民国初年国家结构变化及中央与地方对立与斗争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代中国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58
本文编号:2632515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筹中,朱肖鼎;清末民初的四川省纸币[J];财经科学;1987年06期
2 朱肖鼎;吴筹中;;清末民初的江西省纸币初探[J];当代财经;1989年07期
3 李育民;论民初的内阁制政体[J];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4 王续添;;地方主义、联邦主义与新国家构建中的制度选择——考察1910年代中国政治的一个视角[J];教学与研究;2007年04期
5 李秀清;近代中国联邦制的理论和实践——北洋军阀时期省宪运动述评[J];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04期
6 张继才;论清末民初联邦思想[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吴建国;清末民初的自治思潮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12期
,本文编号:2632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3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