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1946-2006

发布时间:2020-04-25 12:13
【摘要】:身份是社会结构最基础的单位,是对社会个体的政治社会特性进行提炼和界分的结果。20世纪下半期以来,农民身份具有强烈的建构性,而建构身份的目的不外乎是对个体进行社会分类,实现社会分层,达致社会的有效整合和良性运转。农民身份系统与国家整合机制有着内在贯通性,农民身份的变迁往往意味着国家整合的转型。本文着重探究国家如何建构农民身份,以身份为基点的符号进入乡村的过程、机制和困境,以及国家整合乡村的方式、能力和限度。 论文第一部分侧重分析土地改革前农村的社会分层和身份系统状况,指出在传统中国,农民身份体系最基本的特征是等级性,并具有较强的先赋性、自然性、强制性和稳定性。乡村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等级分层,但受到村落文化规则和关系网络的约制而存在一定限度,并与土改时期所声称的“阶级分化”有着较大的张力。 第二部分以土地改革时期为考察时段,阐释国家进入村庄的方式、路径和后果,外在于政治的农民在政治社会变迁中的反应及其行为模式的转变,以及国家及其意志嵌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后农民国家观念、意识的转变及国家整合机制的转型。阶级成分划分导致农民身份系统的颠覆与重构,乡村社会实现了重新分类,社会分层体系发生了根本转向,建基于阶级身份之上的新型分层体系建立。国家借助于政治渗透、社会分类和组织重建等方式达致对乡村的社会政治整合,乡村及其民众逐渐被纳入国家政治生活之中。同时,农民认同类型和方式也有较大改观,认同类型从社会文化认同向政治认同转型,认同对象从家庭、家族为主转向以政治体系为主。 第三部分以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为考察时段,研究合作社社员、公社社员身份与阶级身份的关联,社员的资格条件和资源分配,村庄和农民对以身份为基点的符号进入的反应、接受与消解。认为,阶级身份进一步延续、扩展、强化并走向泛化,社员的资格条件和资源分配不仅与阶级身份有关,也与政治觉悟和个人表现相关,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以政治分层为主体的社会分层体系。农民与国家的行动逻辑既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也出现了较深的裂痕,国家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导向行动,并在不同类别的人群之间显示出差异性。 第四部分则以改革为研究起始点,聚焦于“革命”消解、“阶级”淡出和公民身份证制度确立后,农民国民身份的实质性获取和公民身份的实体化,社会特性、政治认同和社会分层体系的变迁,以及国家整合模式的再转型。改革后,农民自主性大为增强,主体性地位也日益凸显,个体化社会开始兴起,国家整合机制从行政性整合转为经济性、法律性、服务性整合,民间整合机制复兴,农民对国家的赞赏性认同显现。 最后一部分对本项研究进行逻辑上的梳理和总结,并参与和回应学界相关研究主题的讨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建军;;精英下乡:现代国家整合农村社会的制度变迁——对“村官工程”的政治社会史解读[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周新华;;试论伊斯兰教对独立后的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整合的促进[J];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何晓芳;澳大利亚公民教育概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4 韩鹏云;;国家整合乡村的运行逻辑与路径重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4期

5 杜玉芳;;国家整合视域下的《十七条协议》——纪念《十七条协议》签订65周年[J];中国西藏;2016年03期

6 戴迎华;;民初旗民生计筹划考论:基于民族国家整合视野[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10期

7 宋丽萍;;宗教与印度国家整合[J];唐都学刊;2006年05期

8 秦晖;;农民需要怎样的“集体主义”——民间组织资源与现代国家整合[J];东南学术;2007年01期

9 付建军;;精英下乡:现代国家整合农村社会的路径回归——以大学生村官为例[J];青年研究;2010年03期

10 周汉民;;建设和谐世界的伟大实践[J];世纪;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地方性知识学校传承的现实困境与理论反思[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甘源;;浅谈社会分层对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强;;社会分层与小康社会[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4 刘春杰;;毛泽东社会分层思想及其意义[A];学习 坚持 发展——青海省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3年

5 李强;;社会分层与小康社会[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6 杨豪;;从理论构建到客观事实: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分层研析——以冀县为中心的考察[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7 吕树庭;周洽;;当代中国大众体育与社会分层[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任剑波;;社会分层视角下杀人犯罪的态势[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雅赛;云新雷;;国际涉华舆情对华“政治认同”的态度特征[A];公共外交季刊(2018年第2期 夏季号)[C];2018年

10 朱晓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跨民族政治认同的意识形态基础[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10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吴铭;道路速度提升与国家整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于福坚;瑞士人是如何破除国家整合障碍的[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于福坚;“无形的种族主义”与秘鲁国家整合[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叶曜坤;邓晓辉:建议国家整合资源设立基站公司[N];人民邮电;2014年

5 于福坚;从“自由民主”到“主权民主”: 车臣问题与俄罗斯集权式国家整合[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记者 刘斯文;国家整合调整中央财政林业补助政策[N];中国绿色时报;2014年

7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荆文娜;学者:化解社会分层潜在冲突 应尽快完善社保体制[N];中国经济导报;2016年

8 周云龙;择校风体现了社会分层[N];中国青年报;2017年

9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 程金华 教授;中国的社会分层与法律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李强;社会分层弊大于利吗?[N];发展导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金;“符号下乡”: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1946-2006[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付春;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3 朱宗伟;国家主义背景下的民族区域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于仲秋;制度变迁中的“速富阶层”[D];吉林大学;2006年

5 万恒;社会分层视野中职业教育价值的再审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p鷓

本文编号:2640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40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7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