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来华传教士德贞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8 05:50
【摘要】: 德贞,1863年来华,1901年逝世于北京,是晚清著名的传教医师。他在华38年(中间有两次回国休假),翻译著述大量中西医学书籍,把西方医学、科学技术翻译介绍到中国,亦把中医、中国文化翻译介绍到欧洲,在中西医学交流方面,发挥着桥梁作用。作为医生,他积极践行着自己救死扶伤的使命,在北京创办双旗杆医院,多年来经他治疗和治愈的病人无数,深得北京百姓和官员名流的赞誉。 目前学术界关于德贞的研究成果不多,专门性论著更显单薄。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通过德贞本人的大量著述,结合当时的一些重要报刊文献资料及近代中国社会的大环境,尽量还原其在华几十年生活工作的全貌,尤其揭示出其在近代中西医学交流方面所起的重要纽带作用。 近代早期的中西医学交流,与来华传教医师的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医疗传教士担负着传教和行医的双重使命,他们与中国各阶层广泛接触,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了解。德贞的大量译著及论著,也都是应中国社会的需求而作的。 德贞在华多年,深谙中国现实,他在《教会新报》、《万国公报》、《中西闻见录》、《教务杂志》上撰写多篇关于鸦片、缠足、赈灾的文章,穷本探源,还往往以具体的调查数字作为科学的论据,合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深刻而且极具可行性。在反吗啡问题上,德贞是先知先觉的,他较早地认识到了吗啡的害处,多次发表文章,力陈吗啡的毒害,呼吁严格管制吗啡,认为“有医学学位者才能处方吗啡”。 另外,德贞在西方科技东传方面也颇有建树,他曾发表多篇文章,涉及西方印刷术、轨道交通建设及摄影术等。特别是德贞曾翻译《脱影奇观》,这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洋摄影术专书,之后他又增刊《脱影奇观续编》,揭开摄影术的奥秘,介绍了摄影技巧,在中国国内普及了科学知识,攻破了那些视摄影术为“邪术”、“异端”的错误论调,在我国的摄影术传播过程中,起到了先导性的作用。 德贞是一位传教士,更是一位济世救人的伟大医生,他在华多年,孜孜不倦,架起了中西医学交流的桥梁;他不是中国人,更不是社会改革家,却是晚清社会改革的积极参与者,撰文著书,为改变中国黎民大众的苦难生活,倾尽所能;他虽以医学为专攻,但又不仅仅专于医学,除医术精湛外,在摄影一行上,竞也颇有造诣,并且不吝其技艺,讲经验,译书籍,播摄影术于中华。 德贞在近代早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医学文化的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言论著作和行动实践对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产生了积极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玉麟;;中医药术语翻译中的常见问题[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全世玉;;浅谈朝鲜时代日朝间的医学交流[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2 ;组织机构[A];第6届中国名医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翁心年;;当前感染病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会议议程[A];第6届中国名医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冯正中;;病案管理与临床医学的新交流[A];第五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6 王晴;刘怡;史宗道;;在医学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中应用循证医学[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方晓阳;;开展中医有效性传播[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中医药的科学研究[C];2007年

8 ;王燮荣[A];第五届整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罗润作;;浅谈中药发展之要素[A];2004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徐坤;;中西结合戒毒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戒毒学术研讨会教材、论文摘要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雷光美 通讯员 蔡志伟;漳台建立两岸医学交流常态机制[N];福建日报;2010年

2 记者 韩晓玲邋龙华 通讯员 蒋明;斯托尔兹架设中法医学交流桥[N];湖北日报;2007年

3 记者 孙奕;我“和平方舟”号将访问亚非五国[N];人民日报;2010年

4 钟美文;加强中美医学交流梅奥医学中心医学论坛在京举行[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5 记者 邹秉融;省专家来安作艾滋病防治专题报告[N];安康日报;2008年

6 ;加强医学合作 共建友好医院[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7 崔岩;医学交流搭桥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记者 朱广菁;“金十字” 启动百万大样本人群亚健康调查[N];大众科技报;2005年

9 记者 蓝青;帮助临终病人有尊严地离去[N];中国老年报;2005年

10 记者顾春阳;市领导会见美国客人[N];长春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飞;晚清来华传教士德贞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张小平;清末民初新教传教士与中国鸦片问题(1860年—1912年以长江以南为中心)[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全世玉;《朝鲜王朝实录》中的医学史料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年

4 张晓东;清末留日学生与近代中国医学体制建设[D];山西大学;2008年

5 李爱花;教会大学与近代中国医学体制化[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43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43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a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