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驻法公使群体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691;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夫平;;法国与清末政局[J];史林;2015年05期
2 马一;;龚照瑗与晚清外交[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3 马一;;晚清八旗子弟出身的驻外公使群体述略[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马一;;晚清留洋出身的驻外公使知识结构述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孙瑜鑫;;从“朝贡体系”到“条约体系”看近代中国外交的转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6 郭双林;;驻外公使与清末立宪运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7 崔军伟;;清末新政时期中国使节制度变革述论[J];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04期
8 张登德;;许景澄与晚清海军建设[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蒋韬;;法国传教士与17-18世纪的“中学西渐”之略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赵颖霞;;李石曾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J];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郝武艳;清末早期驻日公使对日本的认识及其外交实践[D];延边大学;2017年
2 汪孝继;晚清早期驻外公使的条约观[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燕鹏;从晚清重臣到民国政要—孙宝琦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4 刘艳金;浅析晚清驻德使臣对中德关系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朱升芹;晚清驻日公使与中日外交(1876-1911)[D];苏州大学;2012年
6 张修震;清季驻英公使外务交涉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7 李思颖;1894年之前晚清驻外公使教育考察思想评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雅馨;晚清驻外公使许景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5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45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