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与《中国经济》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论战

发布时间:2020-05-02 17:49
【摘要】:本论文主要对《中国农村》和《中国经济》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论战的背景、 参与者、过程、主要内容、特点与影响等方面进行考察,力求对论战进行专门、 整体的研究。 第一章主要考察论战的背景、参与者和经过三个方面。首先从20世纪三十 年代农村社会灾难频仍的状况、当时人们对农村问题的关注潮流、中国革命形势 的变化和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说明了此次论战的背景。其次对 《中国农村》和《中国经济》两方参与论战的人员的大体状况、主要思想作简要 介绍。最后,从论战的爆发、高潮和结束三个方面叙述论战的经过。 第二章主要考察论战的主要内容。一是双方关于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的论 战,分别对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方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关系、中国 农村经济研究进一步研究的中心问题三个问题加以探讨。二是双方关于中国农村 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分别从中国农村经济性质是什么、帝国主义对中国农村经 济性质的影响、中国农村内部经济的特点三个方面加以概括。其中在中国农村内 部经济的特点上,又从土地问题、农村人口的阶级分层问题、农村商品经济三个 方面加以展开。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论战的特点和影响。此次论战具有一些几个特点:对抗激 烈、界限分明;有着共同的理论渊源;对于某些问题认识不足且对农村现实的认 识有强弱之别。此次论战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深化了中国社会性质问 题的论战;促进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和一批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产生。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64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敏超;;“中国经济派”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郝敏 李东慧;全省农业宣传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N];洛阳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硕;《中国农村》与《中国经济》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论战[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世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孙璐;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京辉;民国农村经济调查与近代中国农业经济学的兴起[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7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47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1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