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沦陷时期民众社会心理的嬗变
发布时间:2020-05-08 12:27
【摘要】:1931年9月18日,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了严重的动荡和混乱,同时给东北民众的社会心理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使东北各阶层民众的心理发生了嬗变。文章把历史的探索点放在默默无闻的芸芸众生上,拟从民众社会心理为切入点,借用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和理论,通过分析广大民众一些明了清晰的言语、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来解释历史现象。重点研究“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中下层民众社会心理的变迁脉络,以期进一步揭示民众社会心理变化对于东北抗日救亡运动的发生、发展起到的作用。 文章结构如下: 引言:主要介绍文章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创新之处以及相关界定。 第一部分:介绍东北民众社会心理嬗变的时代背景。阐述“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的早期侵略,以及这一时期东北民众的社会心理状况:主要表现为在危机中所萌发的“忧患意识”。 第二部分:阐述“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对东北社会及民众心理的震荡、对民众民族心理的影响以及国民党“不抵抗”政策对东北民众社会心理造成的冲击。 第三部分:分析社会心理嬗变的表现形态及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的社会心理发生了嬗变,主要有三种表现形态:其一是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内核的“抗日心态”;其二是在内忧外患交互作用下的“奴化心态”;其三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高压政策,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影响下民众所呈现出的“麻木不仁”的心态。在其中,,以爱国主义为精神内核的“抗日心态”成为这一时期东北民众社会心理的主流。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积极?进步的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对于东北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兴起和持续深入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WP=4 没有坚实的民众社会心理基础,东北抗日救亡高潮就不可能酝酿和兴起。 结语:“侵略——觉醒——反抗”并不是简单的线形过程,它在每个人的心理都留下了曲折、复杂的历史轨迹。文章通过对沦陷前后东北民众社会心理的分析,着力点在于探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社会心理由“忧患意识”向积极“抗日心态”的转化。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在这一时期,民众社会心理的其他表现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65
本文编号:2654650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65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娟;伪满时期方志的编纂[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46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5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