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中的张之洞

发布时间:2020-05-15 09:53
【摘要】: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深刻影响的一场社会变革运动。其间,有洋务新秀之称,并握有地方实权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对变法的成败曾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张之洞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目前学术界的观点基本有两种,一种认为张之洞代表洋务派,与顽固派一起,破坏变法维新;另一种认为张之洞对变法大力支持,属于维新阵营。揆诸史实,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张之洞在戊戌变法中是以洋务派的代表及发言人的身份出现的,他的思想观点既有与维新变法相统一的一面,也有与之分歧对立的一面。这决定了他与维新派始终处于一种既密切,又疏离;既合作,又斗争的状态。 一、维新浪潮中的张之洞 维新运动的兴起,与甲午战败有直接的联系。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以及由此带来的民族危机和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引发了社会各阶级、阶层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变法革新的呼声。从普通士子伏阙上书、吁请拒和、练兵、变法到各级官员言学、言兵、言财,改革意识迅速弥漫。在维新变法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以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与维新派共同掀起了维新变法的浪潮。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张之洞依靠列强“胁和”与“废约”的思想彻底破产,这让他逐渐认清了甲午战争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开始产生了强烈的强国愿望,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求强求富的活动中,其成绩在当时的督抚大员中是十分突出的。这不仅博得了维新派的喝彩,也使维新派对张之洞寄予厚望,张之洞试图操纵这种人心思变的大势,因此,他对维新派并不敌视,而是采取支持的姿态,力图将维新派置于他的控制之下,这就出现了初期基本上是合作的关系。 二、变法初期的张之洞 1895年9月北京强学会成立,但在北京强学会中,张之洞并未能春风得意,,他转而资助上海强学会,并支持创办《时务报》,由于《时务报》早期多是对反对宣传变法言论的抨击,没有触及张之洞,民权改制思想亦不明显,因此,张之洞称其为中国“第一有益之报”。当《时务报》的言论触及张之洞的痛处后,双方之间的冲突爆发了,最终,以梁启超被排挤出《时务报》结束了两派的合作。 三、张之洞与湖南新政 湖南新政是戊戌维新运动在地方上的典型,也是维新派与新洋务派合作的结果,但是,他的失败也与新洋务派有主要关系。 对于以“兴利”为目的的湖南前期新政,张之洞予以大力支持,张之洞对湖南新政的支持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得越洋务雷池一步。 湖南新政是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异常激烈较量,也是以合作始,以分裂而告终。双方都要按照自己的意向来操纵新政。在斗争中,洋务派不惜与顽固派结成同盟。但洋务派并不完全等同于顽固派。洋务派还是要进行一点改革,尽管这种改革以不触动封建专制的根本利益为前提。 四、百日维新中的张之洞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已达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在此形势下,高层士大夫开始加快了变法的步伐,戊戌变法渐入高潮,中国爆发了自上而下的百日维新。包括张之洞在内,对百日维新期间的新政并不是持全然反对的态度,有些新政,如练兵、办学堂、废八股、筑路开矿、提倡奖励兴办实业、发明等等,也是洋务派所要求的改革举措,这类新政的施行实际上是洋务派与维新派通力合作的结果。虽然张之洞和洋务派在某些新政上仍有呼应,但基本上两派的主动合作关系早已结束。但是,张之洞并不是完全站在顽固派一边来攻击维新派,而是极力要把变法运动操纵在自己手中。使其符合洋务派的意向,不超出中体西用的范围。 百日维新期间,张之洞与维新派之间的合作关系依然存在,新政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各个方面的改革,反映的是双方共同的追求,但这种合作的性质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往的主动合作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中的斗争,斗争中的合作。 五 变法失败后的张之洞 政变后,张之洞主动上书请求重惩维新派,并身体力行采用高压政策,镇压维新运动,尽管如此张之洞仍为新政的失败和被废而惋惜,并且作了一些努力,意在使新政能薪火相传,但为求“自保”,又不得不违心附和后党,以表衷心,其内心是十分矛盾和痛苦的。 六、结论 甲午战后,由于民族危机的刺激,洋务思潮有了新的高涨和新的发展。士大夫集团中,接受洋务思想的人迅速增加,以张之洞领军的新洋务派力量迅速扩大,在社会力量整合过程中,洋务派与维新派一起构成了改革派。戊戌变法中,张之洞以洋务派的代表和发言人的身份,积极支持并参与维新派的活动,双方的合作是主流。但由于张之洞所代表的洋务派与维新派分属于不同的政治集团,对于改革的方式和政治诉求亦有较大的差别,重而注定二者间有必然的矛盾和冲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56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祝婷婷;张之洞的《劝学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净净;《书目答问》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于静;梁鼎芬人际关系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648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648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7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