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中法战争
发布时间:2020-05-22 01:26
【摘要】: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在中外交往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外实力差距的认识,接受了西方的外交规制。在70年代,,通过“海防之议”,他提出了系统完备的中国国防、外交战略,并开始具体布置。80年代初,当法国殖民者图谋扩大在越南权益时,李鸿章重新审视面临挑战的中越传统宗藩关系及体制。为维护中国本土安全及国内的自强运动,他选择了避战求和的对法策略,并与法国鉴订了《宝海三条》。当法国挑起战争后,李鸿章又适时推行以战谋和的对法策略,一方面对前方战局进行战术指导和物资支援,另一方面,推动中法和谈议结越南事宜。使两国先签《天津条约》,后订《中法新约》,最终结束战争。法国通过这场战争实现了预定目标,中国虽未落败,却为此战争支付浩繁。以致延误了随后的海防建设,使李鸿章早先拟定的国防、外交战略无从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56
本文编号:2675226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56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建美;晚清政府主和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志强;李鸿章对越南问题的认识与策略研究(1881-1886)[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晓锴;中法越南交涉中的文化冲突[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5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7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