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华奴化教育的实效性及地区差异探析

发布时间:2020-05-26 18:12
【摘要】: 国内学界对日本侵华奴化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伪满地区和汪伪地区奴化教育的研究上。近年来,虽然也有一批学者对台湾地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往往把台湾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个案进行研究,很少有学者将其与日本在大陆实行的奴化教育融为一体,并对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行系统性研究。本文力图将日本在台湾地区的奴化教育纳入到其在华奴化教育的整体中进行考量,通过对比分析其与大陆典型地区奴化教育效果的异同,以加深对日本在华奴化教育效果的总体性认识。 日本在台奴化教育可以分为两个不同时期,即“同化时期”和“皇民化时期”。“同化时期”主要实行“差别教育”和“国语(日语)普及”政策,这种政策实际上是日本殖民者征服心态的一种体现,也是统治之初日台关系紧张,统治不稳的一种体现。这种明显的压迫和歧视性政策遭到了台湾人民的强烈反抗,其奴化效果并不理想。“七·七”事变后,日本殖民者迫切需要加强在台湾地区的统治,以发挥台湾在其战争链条中的重要战略作用。在此形势下,他们调整了奴化教育政策,日本在台奴化教育进入“皇民化时期”。这一时期在台奴化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都较前一时期进一步加深了,收到的殖民毒化成效也是前一阶段无法比拟的。 伪满地区的奴化教育主要分为新学制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是“破”的阶段,即破坏该地区原有的教育体系;后一阶段是“立”的阶段,即建立一套与伪满傀儡政权相适应的奴化教育体系。在实际取得的殖民奴化效果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其毒害、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与台湾地区相较则轻的多,遗毒的影响力也相对较小。 汪伪地区是日本在华沦陷区实施奴化教育较为典型的地区。日本在这一地区对教育系统的实际控制程度、持续性和系统性都无法与前两个地区相提并论,其取得的实际效果也极其微弱,后续影响力几乎为零。 造成三地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而言主要是地理、历史、文化的差异、统治时间长短和实际控制程度的差异、以及反抗力量强弱的差异等方面造成。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才家瑞;日据时期(1895—1945)台湾同胞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2682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82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4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