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研究(1912—1924)
发布时间:2017-03-26 14:05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研究(1912—1924),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慈善团体。它遵循人道、公正、中立、独立、 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的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 精神,无论是在战时、灾时,还是在平时,始终不分种族、民族,不分宗教、信仰, 积极参与人道主义救助工作,致力于“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对国家和社会产 生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产生、民国时期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发 展状况、功能实现等进行了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中国红十字会这样具有近代意义 的慈善团体在民国社会中存在与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 的结构性变迁中民间力量的增长。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首先通过追述国际红十字运动的产生、发展和引入中国的过程,以及中国红十字 会最初的活动情况,说明中国红十字会的产生是内外因素互动的结果。其次论述了民 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如何取得合法地位,并在组织结构、管理机制等方面得到发展完 善,概述了其对国内外的战事救护、灾荒赈济以及日常慈善活动,进而阐明与传统慈 善机构相比,中国红十字会拓宽了救济范围,改变了管理模式,规正了价值取向,是 近代意义上的慈善团体。最后探讨了中国红十字会作为社会公共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民国政局动荡,军阀混战,,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基本上处于软弱涣 散的状态,政府无力单独承担社会救济工作,这就为民间慈善团体提供了活动空间; 另一方面政府又对慈善团体加以监督和限制。中国红十字会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 下既在救济活动中保持与政府的合作,又在日常管理中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对促进社 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改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民国 中国红十字会 救护 赈济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58
【目录】:
- 绪论5-7
- (一) 、 学术回顾5-6
- (二) 、 研究范围和方法6-7
- 一、 近代红十字运动的发展历程7-11
- (一) 、 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兴起7-8
- (二) 、 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及最初的活动8-11
- 二、 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完善(1912--1924)11-22
- (一) 、 统一与发展11-17
- (二) 、 组织机构及运作方式17-22
- 三、 中国红十字会的主要活动(1912--1924)22-34
- (一) 、 国内活动22-30
- (二) 、 国际交往30-34
- 四、 结语34-36
- 附录36-47
- 参考文献47-4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文姚丽;;民国灾荒史研究述评[J];社会保障研究;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韵菲;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卫生管理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2 薛丽蓉;红十字会在江苏的抗战救护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杨达毅;民国时期广西灾荒与民间救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邓文池;《申报》对晚清红十字会的舆论功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研究(1912—1924),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8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