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00:54
【摘要】: 民国乡村建设思想是对晚清以来中国乡村现代化问题的一次总思考,本文选择现代化视角,把民国乡村建设思想放在中国百年现代化探索历程中进行研究,既注意勾勒乡村建设思想的产生发展脉络,又注意选择不同阶段典型的乡村建设思想作为代表进行剖析,由面到点,由点到面,试图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其现代化意义进行阐述。 乡村建设成为一种社会运动之前,乡村建设思想早已萌芽。持续衰落的农业经济、乡村自治思想萌动和农民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中“乡村情结”、民族危机中对农村和农业的重新思考、西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入等,都对乡村建设思想的产生、发展起到了影响推动作用。不同阶段的乡村建设思想具有各不相同的特点。二十年代,乡村自治和乡村教育思想是主流:乡村自治思想体现了明显的政治民主主义,强调了乡村自治的人民性与民主性,在乡村自治组织的设计中加入了更多的民主制度理念;乡村教育在教育理念、对象、内容和方法上都较传统教育有所改进,在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道路探索中,摒弃了忽视乡村、不适合乡村的教育模式,积极探求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者在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对乡村做了全方位的设计和改造。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开创的定县、邹平、北碚三种模式是从教育、文化、经济不同立足点改造乡村的典型范例。晏阳初认为乡村建设的使命是民族再造,只有改变中国人“愚、穷、弱、私”的四大病症,才能改造出具有现代化素质的新民。为此,他设计了“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使农民最终成为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的现代公民,承担起民族再造的使命。梁漱溟作为一位思想家则惯于从文化入手来寻找乡村现代化的突破点和方向。他认为中国的问题不是政治问题,也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文化问题,是严重的文化失调问题。“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是梁漱溟选择的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改造进而引发政治、经济改造的乡村建设路径,邹平乡村建设是他文化建国理想的尝试。卢作孚是民国乡村建设历史上以经济入手进行乡村建设的典型代表,他明确提出以现代化、都市化为目标来建设乡村。卢作孚认为乡村建设的目的不只是乡村教育方面,也不只是乡村救济方面,而是要赶快将乡村现代化起来,最终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现代集团生活是卢作孚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他在北碚开展的各项建设活动都是围绕建设现代集团生活展开的。 在乡村建设派以改良为主导思想进行乡村建设的同时,以毛泽东、瞿秋白等人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中国的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独立探索,在深重的民族危机和阶级压迫面前,为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乡村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道路做出了巨大贡献。 民国乡村建设思想政治上以实现乡村政治的自治化和民主化为主要目标,培养了农民的民主意识;经济上引导乡村经济走合作化道路和开办乡村工业,为乡村现代经济的建设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文化上关于乡村社会组织和人的现代化的思考,不仅让人们认识到农村社会组织重建和农民素质全方位的提高是乡村现代化的前提,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把民主和科学的理念传播到了乡村。 乡村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民国乡村建设思想存在着局限和不足,但是,它关于农村、农业、农民改造进行的探索,是为中国乡村现代化开出的药方,其理论的系统性和现实性,对今天的乡村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58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来兵;彭泽平;;卢作孚乡村民众教育建设实践探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胥万兵;;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对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开展的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宣朝庆;;突破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民国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瑛;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文奇;乡村影像的传播与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蔡胜;舆论视野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孙翔;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爽;中国社会学社成员社会建设思想研究(1928-1937)[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和清;民国时期山东乡村建设研究(1931-1937)[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小京;师范教育、社会教育与乡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庭甫;论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中的工业化思想[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刘来兵;卢作孚北碚乡村教育建设探析[D];西南大学;2008年

5 刘荣争;《独立评论》视野下的知识分子与乡村建设论争(1932-1937)[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李少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及其现代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鹿金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岛乡村建设运动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8 窦祥铭;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高瑜;基于现代化视野的北碚乡村建设传播实践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赵金朋;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9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689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9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