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建构及其效用分析——基于清朝后期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8 09:14
【摘要】: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以及国家的长期统一和边疆的稳定等问题,有必要考察国家认同问题。以往研究清朝反侵略战争失败主要集中在制度论、精英素质差、腐败论、唯武器论等,忽略了国家认同及效用,基本没有研究国家认同对战争能力的影响。传统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不大重视大众教育,私塾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国家的教育职能。而以家庭为核心的宗法社会导致民众国家观念淡薄,缺乏群体意识,影响现代国家建构和现代国民培育。帝制中国的制度设计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是一种家天下体制,欠缺国家观念,也影响了国家认同的培养。所以人们对家族和区域认同较高,对国家认同普遍缺乏。清朝近代以来几次重大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也证明了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晓龙;;浅论中文语境中的国家认同[J];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2 石维有;;华裔国家认同与泰国1932年立宪革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范育富;;国家认同的话语符号的建构分析——基于“2009年国庆庆典”的象征化意义初探[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1期

4 刘森林;;焦虑、中国特性与国家认同[J];现代哲学;2012年01期

5 于p,

本文编号:2702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02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6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