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西化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2:17
【摘要】: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西化思潮,即五四时期的西化思潮和 30 年代的西化思潮。其中,30 年代的西化论指向中国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其中面临的传统文化的变革与创新、外来文化的整合与本土化以及如何建设和发展不失民族特色的中国文化等问题,在今天中国建设现代化的道路上仍需很好的解决。本文旨在运用现代化研究原理和比较史学的研究方法,重新梳理 30 年代知识分子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上的探索,很好地总结历史上对待西方文化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中国思想史上西化理论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最后发展到思想层面的发展历程。然后从代表人物、理论基础、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西化的方式等方面整体概述 20 世纪 30 年代西化论。 第二部分:论述 30 代西化论中的代表思想——全盘西化论,分别论述胡适、陈序经等人的全盘西化思想。 第三部分:分析 20 世纪 30 年代西化论特征:一元文化进化论、文化维度的偏差、文化惰性论、重文化变革轻经济变革。 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分析 30 年代西化论的历史意义,对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作用。 第五部分:中西文化论争贯穿了中国近代史的始终,这正印证了思想文化观念的变革在历史变革中的先导作用。这一课题的提出与研究,于今天不无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64
本文编号:2709518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K26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海霞;欧漫郎音乐文论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709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09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