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2 20:12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时期,社会变迁引起了女性婚姻价值观的变化。江浙地区地处社会变革的前沿,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调整、女性主体意识觉醒、女报的宣传以及西学东渐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该地区女性的婚姻价值观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诸如争取婚姻自主权、推迟初婚年龄、选择独身、追求离婚与再婚的自由等等。与此相应,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变化的物质形态方面,如婚姻仪式和婚礼服饰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本文以清末民初江浙地区地方志为依托,辅之以女性笔记小说、杂记、文集等文献资料,从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运用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江浙地区不同阶层女性对待婚姻生活的态度及其行为的分析和考察,力求较为客观而准确地揭示出社会转型时期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产生、发展、演变的动因及其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对以往的研究做一个理论的梳理,深入了解前人对此课题的研究状况,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做好铺垫。其次对本文中将要涉及的几个相关概念,如“清末民初”、“江浙地区”、“婚姻价值观”,明确其学术内涵。另外,在这一部分中还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作了说明。 第二部分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论述清末民初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具体内容及其体现。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1)女性婚姻价值观转变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女性婚姻观、离婚观与再婚观的改变。(2)女性婚姻价值观变化的体现——从婚姻仪式和婚礼服饰的变化借以窥见一般民众思想观念演变的轨迹。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文章透过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的演变,运用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和观点从内、外两个方面因素来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外因主要包括清末民初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新式教育事业的兴起以及女报的兴起、先进知识分子特别是留学生对封建意识的批判和对西方新思想的大力倡导等。内因主要包括女性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通过以上分析和探讨,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出影响清末民初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变化的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K251
文章目录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以往的研究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1、清末民初(1895年—1925年)
        2、江浙地区
        3、婚姻价值观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二、清末民初江浙地区女性婚姻价值观变化的内容及其体现
    (一) 女性婚姻价值观转变的内容
        1、女性对待婚姻的态度
            (1) 择偶观
            (2) 独身主义
            (3) 对婚姻自主权的把握
            (4) 初婚年龄的推迟
        2、女性对离婚与再婚的态度
            (1) 离婚观
            (2) 再婚观
    (二) 女性婚姻价值观变化的体现
        1、婚姻仪式的变化
        2、婚礼服饰上的变化
三、女性婚姻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
    (一) 外因
        1、社会政治变革为女性婚姻价值观转变提供了制度支持
        2、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为女性婚姻价值观的转变奠定了物质基础
        3、女子教育的兴起为女性婚姻价值观的转变起了积极的思想启蒙作用
        4、女报的兴起对女性婚姻价值观的转变起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1) 女报是宣传新女性婚姻价值观的主要阵地
            (2) 女报及时反映出女性的生存状况,引导女性自强自立
        5、“西学东渐”对女性婚姻价值观的转变起着一定的催化作用
            (1) 近代女权主义思想的传入
            (2) 西方基督教会的影响
            (3) 先进知识分子及出洋官员的影响
    (二) 内因
        1、女性经济上的相对独立
        2、女子拥有一定受教育权利
        3、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1) 上层女性争取女权的各种斗争
            (2) 中下层女性对封建传统篱笆的冲破
                ①废缠足
                ②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4、女性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1) 消费和休闲方式的改变
            (2) “姘居”之风盛行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清末民初戏曲女班刍论[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2 景新强;;深沉的思考 理性的求索——读李云峰先生的《清末民初政治研究》[J];华夏文化;2010年03期

3 沈弘;;天城记忆——美国传教士费佩德镜头下的清末民初的杭州[J];浙江档案;2011年07期

4 石晓岩;;清末民初文学语言的过渡性——评邓伟著《分裂与建构:清末民初文学语言新变研究(1898—1917)》[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年01期

5 何丽文;;清末民初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族的经济模式变迁[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3期

6 董春晓;;清末民初摄影术传入对传统视觉经验及其趣味的影响[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孙超;;清末民初热心扶植“新人”的说坛前辈[J];书屋;2011年06期

8 刘云;王金花;;清末民初京味儿小说家蔡友梅生平及著作考述[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徐洁;;清末民初吉林西部蒙边地区商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4期

10 方光禄;;清末民初徽语韵书五种简介[J];方言;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713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13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f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