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与华夷秩序的崩溃

发布时间:2020-06-24 20:49
【摘要】: 清日并非必然矛盾,华夷秩序也并非必然成为清日冲突焦点之一,前近代的清日关系充分说明了此点。然近代以降,历史与现实的纠葛、弱肉强食的国际环境下日本受害与加害的错位、其军国主义体制的建立等因素,使得近代清日关系险象环生,华夷秩序问题也因此成为清日矛盾之重要领域(甚至是甲午前最重要领域),日本必欲摧之而后快。 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即开始筹谋摧毁华夷秩序,然毕竟国力初时尚弱、国内问题尖锐、国际环境复杂、列强在此问题上与日本既有共同利害又有矛盾冲突,从而使这一过程呈现出复杂面貌。从手段看,其侵略性强,花样百出,针对明显。从阶段分析,以壬午事变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手段从总体上呈现出阶段性,两者内在地统一于清日矛盾的激化与日本实力、野心的增强。 面对此种局面,华夷体系内的国家,无论被动或是主动,都必然对之回应。地位不同,境遇各异,反应也自然有别。琉球以护国为要,三管齐下,然国际回旋余地小,自身又有若干错失,受日本压制,效果不彰。朝鲜面对新形势下的两大任务,力图自主进步,然新旧斗争、派系斗争、国际斗争之烈均非琉球能比,终未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清王朝对琉球、朝鲜均有保护责任,但前近代与近代属国观区别显著,因此,清政府在如何具体对待两国问题上亦不时面临困惑。不过,清政府对两者均主要是从对自身的安全重要程度来分析处理问题,由于对两国认知的差异,导致了对两国截然相反的态度,其狭隘自私、保守因循,使得因应不合时宜,两国也重受其累。 东亚国际秩序的转换本质上是西方秩序取代东方旧秩序。西方各大国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对中国、日本、朝鲜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国际关系的互动搏弈中,日本不断调整策略,增强实力,终于成功地利用国际矛盾,实现了摧毁华夷秩序的既定目的,并在整个华夷秩序崩溃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极重要角色。 以现代眼光审视,日本摧毁华夷秩序的过程给今人留下了诸多教训,概其要者有: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尊重小国地位与利益;关注大国关系,以世界眼光看待国际秩序的转换;转变观念,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51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娄伟;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构建[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益书;《中日修好条规》再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素莉;鸦片战争前中日翻译西方解剖学的文化意蕴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8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28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a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