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与英、法联军伤亡人数、原因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04 21:29
1856—1860年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继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侵略者对中国发动的又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这次战争也是近代中国五次大规模抵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历时最长的一次,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后果,影响深远。 具体来说,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研究,已经历百年,国内国外共出版有关本课题的专著、译著,发表的学术论文却相对较少,尽管作者从不同国度、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发展结局、前因后果、影响等进行了多方面地挖掘探讨,取得了很多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很多方面还留有研究的空白和盲点,争论的问题还不少。 本文着重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战役及双方军力比较;中外双方人员伤亡情况统计;战争双方人员伤亡原因分析;战争双方人员伤亡产生的影响等内容。尤其是中、英、法三国的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政治体制、军事制度等,以及由此基础形成的不同的战争战略策略,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战争后果,中国损失惨重,英法收获颇丰。其中最令人关注的作为战争主体的中、英、法军人伤亡更是差距甚大。本文希望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深入挖掘,初步论证上述问题,并深刻阐明因此导致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醒国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以人为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55
本文编号:2733841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5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有关研究现状
二、主要参考资料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切入点
第一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与英、法联军的伤亡
一、清军与英法联军投入的兵力
二、在各主要战役中的伤亡对比
三、总的伤亡比较
第二章 清军人员伤亡原因分析
一、情报及指挥系统方面
二、战略、策略方面
三、军费方面
四、人员素质方面
五、武器装备方面
第三章 清军与英、法联军伤亡对战局、战争的影响
一、第二次大沽之战清军的胜利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二、英、法联军的军事胜利动摇了清朝统治者的抵抗决心
三、拖延了英、法联军的军事行动
四、清军的失利激励了国内各地区人民的斗志
结语
一、清军和英法联军的伤亡人数对比
二、伤亡人数的比例之大原因分析
三、伤亡对战局、战争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健,王焕福;近代中国五次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历史沉思[J];广西党史;2000年04期
2 唐喜平;;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外交的指导思想[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马玉良,张浩;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八旗兵的抗敌斗争[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03期
4 耿f;传教士与远征军——法国传教士艾嘉略第二次鸦片战争亲历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茅海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与英法军兵力考[J];近代史研究;1985年01期
6 茅海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装备与训练[J];近代史研究;1986年04期
7 葛夫平;法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J];近代史研究;1997年01期
8 黄宇和;帝国主义新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探索[J];近代史研究;1997年04期
9 李桑;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三次大沽之战述评[J];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01期
10 冀满红;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J];军事历史;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2733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3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