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史郎日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20:20
【摘要】: 1999年3月《东史郎日记》在中国出版发行,引起了中国可称之为“东史郎热”的现象,使中国出现了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高潮。笔者有幸作为翻译者之一承担了这部日记的第一卷翻译工作。这部日记记录了东史郎个人参加侵华战争的亲身经历,内容包括从1937年9月到1938年9月的发生的事。这本日记为什么在中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东史郎的日记以前在日本出版过,后来在中国、日本又出版过。东史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东史郎日记到底是怎样一部日记?这部日记对我们到底具有哪些意义?对我们推进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事业到底有什么作用?这是笔者开始研究这部日记的动机和目的。 论文首先根据所能够找到的材料,对东史郎的生平分三个部分——少年时代、走向战场、沉默和抗争的晚年——进行了整理和描述。同时,对他的个人成长环境、经历进行了背景分析和探讨。从他的少年时代到应征入伍,来华参战,开始记写日记时的青年时代,笔者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对其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叙述和分析。东史郎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军国主义思想的浓厚影响,同时,也受到了日本大正民主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这种矛盾的思想影响一直影响着东史郎,甚至影响到东史郎在战争期间战争观、皇国史观、中国观和他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冲突和改变。冲突和思想的变化使战后的东史郎对战争有了新的反省,反省使他敢于揭露战场的真实,敢于与日本右翼势力斗争。 为了弄清东史郎日记的全部面貌,有必要对已经出版的东史郎日记进行考证和比较。在论文里,笔者对不同时期出版的东史郎日记进行了考证和疏理。从1987年日文版的《我的南京步兵队》到1999年中文版的《东史郎日记》、2000年的中文版《东史郎战地日记》和2001年的日文版《东史郎日记》,笔者仔细进行了内容对比和时间排序,理清了日记的内容记述和版本之间的各种相同与不相同的情况,并分析了每一次出版的社会背景,为下面开展的东史郎日记具体研究奠定了基础。 出于对东史郎日记的进行宏观和微观的两方面把握,笔者根据日记记述的历史事件和内容的基本性质,对东史郎日记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以此作为进一步深入细致研究东史郎日记的基础的同时,除了基本内容的分类,还对东史 郎日记在中国出版后的反响情况作了整理分析,阐明了东史郎日记在中国取得巨 大反响的积极意义,并从中挖掘出东史郎日记的作用和新的启示内容。在此基础 之上,笔者对东史郎日记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思考,对东史郎日记所具有的现 代中日关系及其未来的启示作用也进行了探索。。 东史郎日记具有巨大的作用和价值,那么,日记是怎样体现的呢?这就是由 东史郎的思想形成及其发展、变化轨迹所体现出来。这部分是笔者着力最多进行 研究的部分。笔者顺着日记时间和内容的线索脉络,把东史郎的思想分成争观、 皇国史观、中国观三个具体较为容易把握的部分,分别对他们的形成、特点和演 变过程进行了梳理、分析和研究。这样,东史郎的思想—战争观、皇国史观、 中国观—得到了清晰的答案。同时,笔者也对由这些基本观念发生变化后产生 的和平主义思想的萌芽等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对东史郎转变过程的深层原 因分析,这不当弄清楚了东史郎思想变化的过程,还看清了东史郎后来成为坚持 历史真实、为和平事业奋斗的战士的历史脉络。东史郎日记中所反映出来的东史 郎的思想变化,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它直接导致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在战争中 破产的结局。说明和平思想是人类的共同向往,战争是人类的大敌,军国主义思 想只能一时骗人,不能永远骗人的真理。只要骗人的思想还存在,东史郎日记的 作用和意义就不会消失。 要阐明东史郎日记的现代意义,必须要清楚东史郎和日本右翼势力斗争的经 过。东史郎诉讼案是研究东史郎日记必不可少的要点之一。笔者对诉讼案的全过 程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中日两国民间和政府的反应也进行了梳理,把东史郎日 记作为一个折射镜来看待我们今天中日两国对待历史的异同。弄清了诉讼案与日 记的关系。没有东史郎诉讼案,东史郎日记不会显得如此重要。正是因为诉讼案 的存在,日本右翼势力对历史的否认否定,对东史郎坚持历史真实态度的打压, 使得东史郎日记变得珍贵。诉讼案的败诉,更让人们认清了坚持历史真实行为的 可贵,更让我们看到了东史郎日记的价值。 作为论文的结尾,笔者根据上诉章节的疏理与分析,根据笔者对日记文本内 容的研究,首先肯定了东史郎日记的巨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从历史理 论与史学史角度肯定东史郎日记的学术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65
本文编号:2738641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兴祖;从中岛日记、拉贝日记看东史郎日记的真实性[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2738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38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