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1912—1927)教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22:26
【摘要】: 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民国前期是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1912年至1927年这短短十五年中,面对军阀连年混战、北洋政府无暇顾及教育的局面,一些留学欧美归来的教育学者,与国内教育界的先进分子结合在一起,在“教育救国”思想的指导下,承担起了发展教育的重任。他们通过邀请欧美著名学者来华讲学,进行教育教学调查、研究和实验等各项活动,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在他们的积极努力下,这一时期我国开展了一场就其深度和广度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教育教学改革运动,对教学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民国前期教学思想的变化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为当前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简述了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现状述评、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民国前期教学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本部分首先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军阀混战为教学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民族工业的发展则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第三部分,民国前期教学思想概貌。本部分通过对民国前期教育宗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艺术观等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再现了民国前期的教学思想概貌。 第四部分,民国前期教学思想的基本特点。本部分在已有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出民国前期教学思想的独特特点,即:提倡和确立新的教学思想,大量引进西方教学理论,广泛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实验,教学改革力图兼顾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开始建构教学论学科的独立体系。 第五部分,民国前期教学思想的现代启示。总结已有的经验教训,并结合当前实际,认为目前我国应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学实验,加强教学思想的本土化研究,树立关注学生及其发展的教学思想,重视教育教学的社会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58
本文编号:2740262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晓勤,翟大林;陈鹤琴的教学方法论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2 容中逵,刘要悟;民族化、本土化还是国际化、全球化——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参照系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3 尹方;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当代性与科教兴国[J];东岳论丛;2000年02期
4 金林祥;孙中山教育思想述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5 郑金洲;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3期
6 林良夫;民国时期教育家群体特征论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4期
7 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张逸红;;民国前期学校国耻教育的兴起与发展[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9 华党生;陈鹤琴教学思想述评[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0 张天宝;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教学论百年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卢红玲;民国早期中学教育研究(1912-1927)[D];河北大学;2006年
2 汪楚雄;“新教育运动”述论(1912-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春雨;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40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40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