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巡回法庭制度的运行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0-07-11 08:19
【摘要】:陕甘宁边区时期,边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巡回法庭制度。巡回法庭制度依托马锡五巡回审判方式而产生。对苏维埃时期巡回法院经验的吸收与继承、解决边区司法干部数量不足以及素质不高的需要以及便利人民诉讼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促使边区巡回法庭制度的产生。同时,边区的巡回法庭制度随着边区司法改革,伴随着马锡五审判方式与就地审判方式的推广与应用而逐步成熟起来。边区巡回法庭制度对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设立有若干启示。首先,必须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组织体制;其次,必须根据设立巡回法庭的目的设计具体的制度;最后,应重视巡回法庭配套措施的完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周录;马京平;;马锡五审判方式新探[J];法学家;2012年06期

2 肖光荣;朱未;;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巡回审判制度研究[J];湖湘论坛;2013年01期

3 胡永恒;;马锡五审判方式:被“发明”的传统[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罗金寿;;国民政府战区巡回审判制度述略[J];司法;2009年0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贺小荣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N];人民法院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忠;;“从华北走向全国”——当代司法制度传承的重新书写[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刘全娥;;论陕甘宁边区司法机构对疑难案件的处理——以一桩窑产争执案为例[J];当代法学;2010年03期

3 刘全娥;李娟;;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档案及其学术价值[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肖周录;马京平;;陕甘宁边区民事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5 张小军;;毛泽东《致雷经天》中的法律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6 曾鹿平;;西北政法大学: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法律高等教育的直接延续[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7 李轲轲;;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的成就及作用[J];法制与社会;2014年13期

8 魏晓娜;;死刑程序为谁而设?[J];比较法研究;2014年04期

9 吴秋婷;;探析我国法院调解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建议[J];法制与社会;2014年23期

10 杨建军;;司法改革的理论论争及其启迪[J];法商研究;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邱远猷;;以史为鉴,纵古论今——董必武关于中国法律历史经验的运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2 樊云;李晓菊;;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社会矛盾化解中的职能作用——以董必武人民司法的法学思想为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奕霏;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人民利益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郭正怀;民国时期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4 丁卫;乡村法治的政法逻辑[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炜达;陕甘宁边区法制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付少军;审判委员会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李长城;中国地方性刑事诉讼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马成;陕甘宁边区基层民主选举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孙西勇;抗战时期江西战区巡回审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高运飞;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司法实践[D];湘潭大学;2010年

3 徐杨;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D];安徽大学;2010年

4 张静平;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光远;最高人民法院公信力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张玉霞;司法便利化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费江;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不足及完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杨磊;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陪审员制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潘仁东;陕甘宁边区民事司法特色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刘体权;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D];新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谦厚;刘威;;战时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模运动[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2 强世功;;权力的组织网络与法律的治理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法律的新传统[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3 侯欣一;;谢觉哉司法思想新论[J];北方法学;2009年01期

4 李娟;;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的背景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喻中;;吴经熊与马锡五:现代中国两种法律传统的象征[J];法商研究;2007年01期

6 胡永恒;;1943年陕甘宁边区停止援用六法全书之考察——整风、审干运动对边区司法的影响[J];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04期

7 肖周录;马京平;;陕甘宁边区民事法律的几个问题[J];法学研究;2009年03期

8 谢冬慧;;南京国民政府民事调解制度考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9 冯仕政;;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1981-2000年南街村的集体化与政治化[J];社会学研究;2007年02期

10 罗金寿;;国民政府战区巡回审判制度述略[J];司法;2009年0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韩萍;[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全娥;陕甘宁边区司法改革与“政法传统”的形成[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海涛;中央苏区司法群众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三明,金俊银;总结审判方式改革经验探讨审判方式改革理论——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届审判方式改革理论研讨会综述[J];法律适用;2000年03期

2 张艳,倪立新;裁判文书质量与审判方式改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庄举栋,傅前铭;审判方式改革之反思[J];中国律师;2000年02期

4 王振光;王枫;;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误区与修正[J];诉讼法论丛;2000年01期

5 ;对当前审判方式改革的调查与思考[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刘贻石;关于审判方式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郭广辉;李玉华;;审判方式改革与法学教育战略调整[J];教学研究;2001年03期

8 张建捷;审判方式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李素秘;;管窥“里心审判方式”[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谢欣;;远程审判——传统审判方式的延伸和补充[J];天府新论;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黄淑彬;胡恋梅;;马锡武审判方式在当代司法实践中的价值——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观为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2 葛洪义;;司法活动的性质与法治——司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孙景良;;强化民、经庭审功能重在加强举证、质证、认证环节[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肖德龙;;法院改革的关键是创新体制[A];黑龙江省法院系统审判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C];2001年

5 刘国璋;何振国;;刑事审判模式探析[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6 范登峰;易慧琳;;从形式走向实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圆桌审判方式的完善路径探讨[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张爱云;;沟通与对话:民众诉求的理性回应——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演进回望与进路前瞻[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8 王元恒;;关于我省法院改革的几点思考[A];黑龙江省法院系统审判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继军 仝兴合;“马锡武审判方式”重新走进基层法院[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杨秀玲 郝伟;对审判方式改革的几点认识[N];法制日报;2003年

3 贺小荣;当代审判方式改革的价值取向[N];人民法院报;2001年

4 记者 张亦嵘;海口法院推行速裁审判方式[N];法制日报;2006年

5 邢光武;如何做好巡回审判[N];江苏法制报;2012年

6 通讯员 张晓敏;探索审判方式改革有效预防违法犯罪[N];天津政法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张国香;实践的思考者[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胡科刚;再来谈谈马锡武审判方式[N];学习时报;2006年

9 本报评论员 刘波;审判方式改革仍应坚持公平导向[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10 本报记者 黄河 朱卫东;改革审判方式 强化队伍建设[N];安徽经济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旋;论中国特色审判方式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倩倩;民事在线审判方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3 刘杨;我国远程审判的现状及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代玉兰;民事远程审判方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5 李媛媛;晚清审判方式变革探微[D];安徽大学;2005年

6 赵润山;非审判方式处理刑事案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梁晨曦;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与运用[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珏;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现代化改造[D];苏州大学;2010年

9 刘奕冰;刑事一审审判方式改革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10 黄海波;“先刑后民”审判方式的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50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50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b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