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苏友好宣传教育运动研究(1949-1965)

发布时间:2020-07-14 18:06
【摘要】:1950年代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在全国展开,服务于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内政方面,全面移植苏联模式、走苏联式发展道路;外交方面,巩固中苏同盟,共同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上海是开展中苏友好宣传教育的重要对象。随着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相继发生,政府对上海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强调社会主义阵营团结及社会主义体制优越性。同一时期,中苏友好宣教运动与社会主义教育形成合流。随着中苏两国矛盾日益尖锐,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发生变异,转为重点宣传中国成就,尤其是“三面红旗”。1960年中苏两国矛盾公开化,中苏友好宣教运动随即成为中共在社会主义阵营与苏共争夺话语权的工具。1965年召开的莫斯科三月会议标志着中苏同盟瓦解,中苏友好宣教运动随之终结。上海自近代开埠以来受到欧美文化影响,最终使上海成为一座带有欧美情结的多元文化都市。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则是政府运用行政力量将苏联革命文化灌输给上海社会,试图将多元文化和心理的上海改造成单一文化和心理的城市。苏联革命文化与欧美文化属于异质文化,代表不同的思维模式、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政府向上海社会灌输苏联革命文化时,把政治制度、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层面内容作为宣传重点。近代以来形成的心理积淀使一些人认为欧美在这些方面比苏联优越,所以他们对苏联革命文化持保留态度。值得注意的是,欧美文化的影响对政府宣传苏联革命文化并非都是阻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近代欧美艺术表现形式对上海社会影响颇深,尤其是俄罗斯文艺,所以人们对政府在中苏友好宣教运动中采用的美术、电影、音乐、舞蹈等宣传手段并不陌生。上海社会在中苏友好运动中呈现出复杂的心理图景,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近代受欧美文化影响。中苏友好运动开展之初认同、漠视、怀疑、抵触等各种声音并存。随着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全面展开,认同苏联的言论愈发普遍。不过口头表态未必能反映内心想法、沉默不一定意味着没有怀疑。同一时期,游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声音始终存在,包括怀疑苏联和崇尚欧美,这类言论在“鸣放”运动中大量出现。由此可见,认同苏联的言论愈发普遍这一现象并不能全面呈现上海社会的心理图景。此外,很可能存在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一度产生认同感的人,由于苏共二十大、波匈事件等形势变化而心存疑虑。这就是中苏友好宣教运动中上海社会心理图景的复杂性所在,认同、漠视、怀疑甚至抵触等心理始终处于博弈状态,正所谓“此消彼长”,部分人的认知很可能出现过反复和波动。此后,通过一系列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入们近乎“一边倒”地表示拥护苏联,怀疑苏联、崇尚欧美的言论则基本销声匿迹。这种现象固然与政府开展的各项宣教活动有关,反右运动亦不容忽视,在当时那种氛围下保持沉默或迎合主流话语显然对自己更有利。1960年中国政府开始公开批判苏联“修正主义”。多数人对中国政府批判苏联表示认同,不过对于政府长时间内宣传的苏联“老大哥”突然蜕变成“修正主义”,部分人亦心存疑问。由此可见,一些人对政府通过中苏友好宣教运动塑造的苏联形象确实产生了认同感,所以当政府转而批判苏联时他们会感到疑惑和诧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7;K512.5
【图文】:

宣传画,职工,资料来源,照片


并配合这些图片宣传编写文字资料,在上海199个比较重要的国营工厂中开展图逡逑片巡回展览。@从1958年起友协还选择上海若干重点工厂,有计划地向这些工厂逡逑供应有关苏联的图片。④(图3-1)逡逑?《宣传部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五三年)》(由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拟定),1953年,上海市档案馆藏,逡逑档号:C38-2-23。逡逑?参见笔者对石钟豪的访谈,2014年4月24日。石钟豪,男,1936年出生,1950年代在上海市延安中学逡逑学习,先后完成了初中、高中学业,1955年在北京学习了邋一年俄语,1956年受中国政府指派赴乌克兰苏维逡逑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敷德萨大学化学系学习,1961年回国。回国后在工业部所属北京化工大学任教,1974逡逑年调到保定的工业部所属第一胶片厂工作。逡逑*《上海中苏友好协会一九五四年工作的主要情况报告》(由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拟定),1954年12月,逡逑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C38-1-12。逡逑*《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工作概况》(由上海市中苏友好协会拟定),1958年5月9日,上海市档案馆藏

南京路,上海市,友谊,象征着


逑该建筑带有浓厚的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主楼高塔外的锻金在太阳照射下金光闪逡逑闪。韩文解先生对苏联产生初步印象就是从中苏友好大厦开始的。?邋(图3-2)逡逑画: 逦逡逑.逦H逦入透逡逑/邋^邋:.看_逡逑丨:美_逡逑.丨邋“:I邋^B{邋f邋%逡逑二邋’邋lifil邋UKhP*,tj*逡逑1邋U.逦:一[x厕-逡逑?(,:k/——?...1,'邋Wf^BH逡逑j一:…一”-、逦I邋jJi^KKr邋.逡逑图3-2资料来源:《新中国诞生前后外滩、南京路等主要景观新旧变化对比一图为}白忱龅闹兴沼彦义虾么笙枷笳髯帕焦嗣竦挠岩辍罚虾J泄鸢腹莶兀埠牛海龋保玻保福怠e义稀В牟渭收叨院慕獾姆锰福玻埃保茨辏翟拢保谷铡:慕猓校保梗矗赌瓿錾樱保梗担蹦昕枷群缶投劣谏襄义虾J型事沸⊙А⑸虾J械诹咧醒А⑸虾J泄饷髦醒А⒔煌ù笱Аe义希福村义

本文编号:27553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553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5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