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K26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子道;国共两党抗日持久战略比较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林茂红;;抗战期间国共两党持久战略比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黄道炫;国共两党持久战略思想之比较研究[J];抗日战争研究;1996年03期
4 姜从山,崔斌;国民党持久战略是何时形成的?[J];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01期
5 高鸣;;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外交政策之共性[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温贤美;简论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J];文史杂志;1995年05期
7 李俊卿;;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对“一元化”的不同阐释及其成效比较[J];文教资料;2010年16期
8 贺朝霞;卢沟桥事变前后日本侵华军事战略分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张宏斌;;武汉会战:持久战与速决战战略之较量及其对中日战争的影响[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10 晓叶;;海峡两岸纪念武汉抗战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洪森;;国共两党接收东北斗争述略[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崔承现;;抗战时期中国关内地区朝鲜义勇队的抗日活动[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甘旭岚;;抗战时期延安民族学院的创立及其变迁[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4 王晓华;;英国在抗战时期对华立场及对香港问题的态度[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朱魁;;三擒汉奸胡二水[A];老兵话当年(第九辑)[C];2005年
6 程仪;;试论抗战时期鄂东地区党的建设[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7 雷河清;孙少衡;;李先念在抗战时期的军事指挥艺术[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8 于农;;抗战时期的豫北地方流通券[A];中州钱币——《金融理论与实践》钱币专辑(十)[C];2002年
9 何长凤;廖光珍;;贵州历史上抓住机遇进行经济建设取得成功的范例——漫谈抗战时期的贵州企业公司[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10 李建国;;抗战时期中国特矿运输研究[A];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江苏省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献文;抗战时期的抗战电影[N];中国艺术报;2005年
2 记者 吴亚明;贾庆林会见连战[N];人民日报;2009年
3 江汉大学 庄桂成;武汉抗战时期的“文协”[N];光明日报;2010年
4 记者 刘芳;国共两党抗战将领文物在京展出[N];团结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孙兴维;抗战时期,新疆有3条国际运输线[N];解放军报;2011年
6 傅渝;抗战时期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小星;国共两党基层交流热络展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8 记者 孙海悦;新华社记者真实再现连战“和平之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9 齐言;记录两岸关系 再现和平之旅[N];中华新闻报;2007年
10 胡孝文;胜利的“缄默者”[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伟;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文化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精华;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宋春华;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玉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外交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房世刚;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认知与践行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丽梅;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社会动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丁威;中国中间党派研究:1937-1949[D];西南大学;2011年
8 陈方南;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政纲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覃卫国;抗战时期桂林教育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文铎;抗战时期国共两党中间势力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尹艳辉;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持久战略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付江红;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4 王振华;抗战时期国共合作中的美国因素之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永莲;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教育政策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崔应忠;政党、动员与青年[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晶巍;国共两党抗战纲领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宗海;抗战时期西安防空建设论述[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李挺;抗战时期中国高等院校内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0年
10 付国利;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刑事法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5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5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