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元善与中国女学堂的兴办

发布时间:2020-07-21 08:35
【摘要】: 近年来,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妇女史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研究力度不断加强,尤其是有关中国近代妇女史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妇女史中,学者大多关注近代早期女权运动的产生发展的情况。戊戌政变之后,受“救亡图存”时代主题的召唤,中国早期的女权运动产生并发展起来。兴女学和不缠足运动是此项运动的两项主要内容,是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切入点。正如陈东原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以不缠足运动和兴女学运动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起点。不缠足运动直接涉及形体的解放,这是妇女解放的先决条件;兴女学则更代表思想上的解放,这是妇女解放的关键所在。 所以近代女学教育的研究是中国近代妇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有关近代妇女运动史、近代社会史,近代教育史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学术交叉点。本论文以近代女学为研究方向,立意于从兴女学的角度入手,以经元善兴办的中国第一所女学堂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详细、系统地分析经元善所主办的中国女学堂的兴起、发展、失败的过程,从而揭示了女学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各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和政治对教育的发展具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以兴女学为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我国早期的女权运动、近代教育在戊戌变法后萌芽的一个情况,这也正是本文选此题目的意义所在。 19世纪末,甲午战争的失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维新救国的思潮应运而生。在维新派众多的救国建议中,“兴女学”被认为是能够保种、保国,进而使国家达到富强的救国利器。作为“兴女学”的坚定支持者,爱国商人经元善开办了中国近代史上由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学堂一中国女学堂。 文章集中以经元善的所思所做为中心,首先论述了他兴女学的思想根源,这种思想是受到以下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对传统礼教思想的继承、维新思潮中先进女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他本人的“中体西用”思想的渊源。接着文章又分析了能够开办女学的现实社会基础,它包括经元善所在地上海的开明士绅及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的大力支持、江浙一带地方实力派的支持、热心助学的西方友人的关注和支持、本国开明女士的热烈相应和积极参与。在以上各方面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女学堂于1898年5月31日正式开学。此后,文章介绍了中国女学堂成立后的一些具体的办学细节,如办学经费的筹集、管理,学堂的课程设置、如何进行教学管理等内容,它的各方面内容体现了中国女学堂“中西合璧”的特征。在办学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知识女性,她们为女学堂的建立和发展竭尽所能,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为兴女学呐喊,或在女学堂担任教员,或参与学堂的教学管理,她们就是近代中国第一批职业女性及女权运动的首倡者,这些对后来研究中国女权运动及后来女子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文章对女学堂的失败及其原因做了一定的分析,并且论述了它对后世女学的深远影响以及对中国近代早期的女权运动所起到的作用。 综观全文,文章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实事求是,采用个案分析、比较研究(如将中国女学堂与林乐知主办的中西女塾进行对比)、计量分析的方法,对经元善所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所女学堂—中国女学堂的发展历程进行论述、分析,希望以此为个案,揭示出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轨迹及特点。女学堂发展的相关环节,如该学堂的创办机缘、教学状况、管理模式等,这些对后来女子学堂的发展都具有导向作用,并且对研究中国女权运动也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本文以期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展示中国早期女权运动、近代女子教育在戊戌变法后萌芽的一个方面的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征科;20世纪初中国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王美秀;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南治国;但开风气敢为先——基督教与清末女子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张学玲,傅强;教会女学与近代职业女性的兴起[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谷忠玉;学制——透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变革的窗口[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谷忠玉,郭齐家;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J];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7 陈雁;教会女校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刘登秀;清末女子教育特点简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9 宋艳丽;经元善与近代女学的兴起[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林吉玲;近代女子教育观念的更新及其实践[J];学术论坛;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2764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764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2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